[P.150]第五十四章 三王章
由此之后其塞那继承楞伽岛之王位,授阿提巴达〔官〕玛兴达副王之位。(一)彼王是智者而大诗人,有才学,对敌人公平而常具慈悲。(二)不失降雨时节,雨下善骤雨,住此国土者,常安乐而无怖畏。(三)彼王坐于青铜殿为三宗派住〔之比丘等〕所绕围,解释经典。(四)王以种种之宝造庄严齿舍利函,且行种种供养四精舍。(五)西达伽玛房舍改为己住房,守护世间如我子,三年而赴天界。(六)
副王玛兴达立即为王。大善业者而威势强大,具大军之盛名。(七)平贼之变乱,楞伽岛于一王伞之糜下,州长等尚奉事。(八)人主〔王〕见楞伽〔岛〕之王女后,[P.151]加陵伽转轮圣王统所生之王女(九)已伴来,彼为己首妃。彼妃生二王子〔并〕美丽之一王女。(一〇)王子等为阿提巴达官,〔王〕女为妃。如是,此王树立新哈罗国之王统。(一一)
彼瓦罗巴〔国王〕欲灭此国土,送军兵至那伽〔龙〕岛,于此大地主闻之,(一二)此王其时呼塞那将军授军兵,与瓦罗巴〔国〕之军交战派遣至彼处。(一三)彼将军与此王军共赴彼地,战斗灭彼,占领战场。(一四)此瓦罗巴其他王等不能征服而与楞伽王结交为友。(一五)如是王之威势扩充楞伽〔岛〕,越海覆阎浮洲。(一六)
彼王向说正法〔比丘〕作最上之恭敬,闻法抱信心于佛教。(一七)彼王召集粪扫衣部之比丘等,乞求伴来己王宫,(一八)隆重设座席,劝坐,〔十年〕如一日常施伙净食。(一九)王对住林林之行者常时布施多量之药味、高价而多量之净食,[P.152](二〇)又慈爱深之〔王〕,对有病行者派遣医师常为治疗。(二一)尚且食后常施糖丸、调济之生酥、蒜汁,口中香料之蒟酱。(二二)又常对粪扫衣部之比丘等施蒜、胡椒、庇巴里、生姜、糖丸、〔三种之〕果实,生酥、胡麻油、蜜满钵,同施上衣敷物。(二三、二四)大地主之〔王〕调度法衣其他要品与粪扫衣部之比丘等。(二五)王又于大精舍之一一比丘为法衣各各施新衣服。(二六)彼大地主之〔王〕对三宗派住〔并〕罗婆住之比丘等,二回之运赠等〔人〕贵重〔财货〕。(二七)此王「将来王之富,不取僧团之资财」,已止刻于石上。(二八)又于孤独者使唱三归依与九佛德,使布施彼等食物与衣服。(二九)于哈提沙罗〔堂〕之地建布施堂,施乞食者之布施,又与彼等座卧具。(三〇)王又于所有疗养院〔给与〕药济、卧床,授狱屋盗[P.153]贼之常食物,(三一)住于慈爱之〔王〕更对猿、猪、鹿、犬等,亦于所望与食物、普瓦菓。(三二)此王于四精舍造米之山,使施「孤独者等之所欲」。(三三)〔王〕以种种之供养行恭敬营最胜之祭,其时又向有学识之比丘等令说律,(三四)为尊敬住于西达伽玛房舍之达磨密多〔法友〕长老解释阿毘昙磨,(三五)由楞伽岛之庄严林住名达他那伽长老讲阿毘昙磨。(三六)于黑玛玛利伽灵祠,供养胴衣与头被,又种种之歌舞、香华,(三七)灯鬘、香料而行多种之供养,亲自分衣服与比丘等。(三八)王常于己王国之彼处此处园林,取来种种之华,供养三宝。(三九)于玛利恰瓦提精舍建立名羌达那殿楼而起工,又为比丘等赠整采邑。(四〇)此大地主〔王〕以诸宝造函,使藏〔佛〕发舍利,供养安置于彼处。(四一)王用金银砖覆塔波园之灵[P.154]祠,行王位殊胜之供养。(四二)此王在彼舍利堂,阳光辉仰如须弥山使造黄金之门。(四三)彼〔王〕由周罗王之军力而遭兵火之巴达兰恰那〔比丘尼房〕,为四灵祠建立美丽之堂,(四四)大地之主〔王〕〔再〕筑归于灰烬之都中央〔佛〕齿舍利堂并法集论堂、摩诃巴利食堂。(四五)彼王于彼处设吃菜堂,料金给与上座部之药费。(四六)建造摩诃玛兹罗伽〔比丘尼〕房,与上座部之比丘尼等。(四七)由大地之护者伯父乌达耶所著工名摩尼殿楼,其时落成。(四八)其时此王之四大臣于捷多瓦那精〔舍〕营建四房舍,(四九)等于王之名声名器提美丽王妃于塔波园之后造快房舍。(五〇)妃又于彼房舍并于卡波沙村及奇瓦罗〔法衣〕灵祠设清洁之三莲池,(五一)作善根〔人〕之彼女又以十二肘之黄金造幢供养于黑玛玛利伽灵祠。(五二)彼妃之〔王〕子为病者于都中设疗养院,又有德〔之士〕帝释将军为比丘等于都之外〔营造疗养院〕。(五三)王于四精舍建似天殿楼之殿楼,大地之主过一年,行多[P.155]种舍利之供养,善守〔此〕先王之行。(五四、五五)如是已开始,行优秀多种诸善根,彼王于第十六年赴三十三天。(五六)
伽陵伽〔国王〕妃所生之王子已为十二岁,其时即王位为塞那王,(五七)与弟乌达耶年青王之位,父〔王〕之将军塞那为彼将军。(五八)率军赴将军之边地时,王与母共居住使暗杀彼〔将军〕之弟,其时,行己命名乌达耶之大臣为将军。(五九、六〇)此时将军闻此而怒,「捉仇敌」引军而归,(六一)王耳闻彼,曰:「守余行言此大臣〔乌达耶〕。」出赴鲁哈那。(六二)由此而怒,彼母伴止年青王与王妃,往迎将军,(六三)彼(将军)向彼女示厚意,集合达弥罗人,与彼等地方,住于普罗提之都。(六四)此王言与彼战斗送军鲁哈那,将军悉灭彼王军。(六五)其时此达弥[P.156]罗人等如罗刹苦扰地方,掠取人人之资财。(六六)难涩之民众赴鲁哈那王之前,陈述彼情况,使诸臣共计议,(六七)为护教与国,舍弃此将军〔乌达耶〕与塞那结和,赴普罗提都,(六八)为守己〔王〕统以〔己王〕女为妃,名卡沙波生最胜之〔王〕子。(六九)此楞伽王住于彼时为宠厚生贱人人之诸师,不得饮苏罗酒,饮烈酒而说德,此大地之主使饮之。彼时彼为火酒所煽而为狂王,(七〇、七一)至绝食物,舍大地王难得之地位,彼第十年,不论其年青而殁。(七二)完全从恶友之事,觉得为破灭之因,或现世,或来世幸愿人,恶〔人〕如猛毒应弃之。(七三)
以上为善人之信心与感激而起造大王统史
名三王章第五十四章〔毕〕
校注
五三章三九參照。 那伽岛之事。 应为粪扫衣部。 阿罗汉、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士、天人师、觉者、世尊。 五三章五一參照。 Attajā 义捷辛哈氏亦解为将军女之意,于锡兰如何以己之王女为妃之风习,在本章一〇~一一者亦见其例。 matta-vyālo vyālo 亦有虎之意思,义捷辛哈氏虽然取此,其外见说为王义而从此。【经文资讯】《汉译南传大藏经》第 66 册 No. 34 小王统史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19-09-12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汉译南传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人工输入,智光法师提供,祥因法师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