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40]第三 界相应

第一 种种品

〔一〕第一 界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种种界汝等谛听当善思念我则宣说

彼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唯然

世尊曰「诸比丘种种界者何耶

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是

「诸比丘此谓种种界

〔二〕第二 触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由种种界生种种触

诸比丘种种界者何耶

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是诸比丘此谓种种界

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者何耶

诸比丘缘眼界生眼触缘耳界缘鼻界缘舌界缘身界缘意界[P.141]生意触

「诸比丘如是缘种种界生种种触

〔三〕第三 非此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非生种种界

诸比丘种种界者何耶

眼界意界是诸比丘此谓种种界

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非生种种界者何耶

诸比丘缘眼界生眼触缘眼触非生眼界缘意界生意触缘意触非生意界

诸比丘如是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非生种种界

〔四〕第四 受(之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

「诸比丘种种界者何耶

[P.142]

眼界意界诸比丘此谓种种界

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者何耶

诸比丘缘眼界生眼触缘眼触生眼触所生之受缘意界生意触缘意触生意触所生之受

「诸比丘如是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

〔五〕第五 受(之二)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非生种种触缘种种触非生种种界

诸比丘种种界者何耶眼界意界诸比丘此谓种种界

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非生种种缘种种触非生种种界者何耶

五~九

诸比丘缘眼界生眼触缘眼触生眼触所生之受缘眼触所生之受[P.143]生眼触缘眼触非生眼界

一〇

缘意界生意触缘意触生意触所生之受缘意触所生之受非生意触缘意触非生意界

一一

诸比丘如是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非生种种触缘种种触非生种种界

〔六〕第六 界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种种界汝等谛听

诸比丘种种界者何耶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是

「诸比丘此谓种种界

〔七〕第七 想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思惟缘种种思惟生种种欲缘种种欲生种种热缘种种热生种种求

诸比丘种种界者何耶色界法界是诸比丘此谓种种界

[P.144]

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思惟缘种种思惟生种种欲缘种种欲生种种热缘种种热生种种求者何耶

五~九

诸比丘缘色界生色想缘色想生色思惟缘色思惟生色欲缘色欲生色热缘色热生色求

一〇

缘法界生法想缘法想生法思惟缘法思惟生法欲缘法欲生法热缘法热生法求

一一

诸比丘如是缘种种界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思惟缘种种思惟生种种欲缘种种欲生种种热缘种种热生种种求

〔八〕第八 非此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思惟生种种求

[P.145]

缘种种求非生种种热缘种种热非生种种欲缘种种欲非生种种思惟缘种种思惟非生种种想缘种种想非生种种界

四~九

诸比丘种种界者何耶色界法界是诸比丘此谓种种界

一〇

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思惟生种种求缘种种求非生种种热缘种种热非生种种欲缘种种欲非生种种思惟缘种种思惟非生种种想缘种种想非生种种界者何耶

一一

诸比丘缘色界生色想缘色想生色思惟缘色思惟生色欲缘色欲生色热缘色热生色求缘色求非生色热缘色热非生色欲缘色欲非生色思惟缘色思惟非生色想缘色想非生色界

一二

缘声界

一三

缘香界

一四

缘味界

一五

缘触界

[P.146]一六

缘法界生法想缘法想生法求缘法求非生法热缘法热非生法欲缘法欲非生法思惟缘法思惟非生法想缘法想非生法界

一七

诸比丘如是缘种种界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求缘种种求非生种种热缘种种热非生种种欲缘种种欲非生种种思惟缘种种思惟非生种种想缘种种想非生种种界

〔九〕第九 触(之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思惟缘种种思惟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欲缘种种欲生种种热缘种种热生种种求缘种种求生种种得

诸比丘种种界者何耶色界法界是汝等比丘此谓之种种界

[P.147]

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得者何耶

诸比丘缘色界生色想缘色想生色思惟缘色思惟生色触缘色触生色触所生之受缘色触所生之受生色欲缘色欲生色热缘色热生色得

缘声界

缘香界

缘味界

缘触界

一〇

缘法界生法想缘法想生法思惟缘法思惟生法触缘法触生法触所生之受缘法触所生之受生法欲缘法欲生法热缘法热生法求缘法求生法得

一一

诸比丘如是缘种种界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求缘种种求生种种得

〔一〇〕第十 触(之二)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思惟[P.148]缘种种求生种种得缘种种得非生种种求缘种种求非生种种热缘种种热非生欲思惟种种想缘种种想非生种种界

诸比丘种种界者何耶色界法界是诸比丘此谓之种种界

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思惟缘种种思惟生种种触缘种种得非生种种求缘种种求非生种种热缘种种思惟非生种种想缘种种想非生种种界者何耶

诸比丘缘色界生色想

缘声界

缘香界

缘味界

缘触界

一〇

缘法界生法想缘法想生法求缘法求生法得缘法得非生法求[P.149]缘法求非生法热缘法热非生法欲缘法欲非生法触所生之受缘法触所生之受非生法触缘法触非生法思惟缘法思惟非生法想缘法想非生法界诸比丘如是缘种种界生种种种想缘种种想生思惟缘种种得非生种种求缘种种求非生种种热缘种种热非生种种欲缘种种欲非生种种受缘种种受非生种种触缘种种触非生种种思惟缘种种思惟非生种种想缘种种想非生种种界

此颂曰

界触与此非     更有二之受
此为内之五     界想与此非
更有二之触     此为外之五

第二 无惭愧品

〔一一〕第一 此等之七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P.150]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有此等之七界七界者何耶光界净界空无边处界识无边处界无所有处界非想非非想处界想受灭界是诸比丘此等谓之七界

如是说已一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此光界净界空无边处界识无边处界无所有处界非想非非想处界想受灭界者大德此等之诸界缘何而知之耶

「比丘光界者此界乃缘暗而得知

比丘净界者此界乃缘不净而得知

比丘空无边处界者此界乃缘色而得知

比丘识无边处界者此界乃缘空无边处而得知

比丘无所有处界者此界乃缘识无边处而得知

比丘非想非非想处界者此界乃缘无所有处而得知

一〇

比丘想受灭界者此界乃缘灭而得知

一一

「大德光界净界空无边处界识无边处界无所有处界非想非非想处界想受灭界者大德此等之诸界依如何等至可达耶

一二

「比丘光界净界空无边处界识无边处界无所有处界者此等之诸界[P.151]依想等至可达

一三

比丘非想非非想界者此界依行有余等至可达

一四

比丘想受灭界者此界依灭尽等至可达

〔一二〕第二 有因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有因而生欲觉非无因有因而生嗔觉非无因有因而生害觉非无因

诸比丘有因而生欲觉非无因有因而生嗔觉非无因有因而生害觉非无因者何耶

诸比丘缘欲界而生欲想缘欲想而生欲思惟缘欲思惟而生欲欲缘欲欲而生欲热缘欲热而生欲求诸比丘无闻之凡夫乃求欲求依身语意三处而入于

诸比丘缘嗔界而生嗔想缘嗔想而生嗔思惟嗔欲嗔热嗔求诸比丘无闻之凡夫乃求嗔求依身语意三处而入邪

诸比丘缘害界而生害想害思惟害欲害热害求诸比丘无闻之[P.152]凡夫乃求害求依身语意三处而入于邪

诸比丘譬如有人以燃草之火炬而弃于乾草原若彼不以手足立即消灭者诸比丘如是栖于草木之生类则陷于灾祸中

诸比丘同于此虽任何之沙门婆罗门生起不正之想而不能立即舍离排除毁消灭彼于现法则住于苦有破坏有恼有闷身坏命终之后待受恶趣

诸比丘有因而生出离觉非无因有因而生不嗔觉非无因有因而生不害觉非无因

一〇

诸比丘有因而生出离觉非无因有因而生不嗔觉非无因有因而生不害觉非无因者何耶

一一

诸比丘缘出离界而生出离想缘出离想而生出离思惟缘出离思惟而生出离欲缘出离欲而生出离热缘出离热而生出离求诸比丘多闻之圣弟子求出离求依身语意三处而入于正

一二

诸比丘缘不嗔界而生不嗔想生不嗔思惟不嗔欲不嗔热不嗔求诸比丘多闻之圣弟子乃求不嗔求依身语意三处而入于正

[P.153]一三

缘不害界而生不害想缘不害想而生不害思惟缘不害思惟而生不害欲缘不害欲而生不害热缘不害热而生不害求诸比丘多闻之圣弟子乃求不害求依身语意三处而入于正

一四

诸比丘譬如有人以燃草之火炬弃于乾草原若以手足立即消灭诸比丘如是栖于草木之生类则免陷祸厄

一五

诸比丘同于此任何之沙门婆罗门生起不正之想而立即舍离排除毁灭消灭彼于现法则住于乐无破坏无恼无闷身坏命终之后待受善处

〔一三〕第三 砖瓦之家

〔尔时世尊〕住于那提迦之砖瓦家

尔时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唯然

世尊曰「诸比丘缘界而生想生见生觉

如是说已信仰〔笃厚〕之尊者迦旃延白世尊言「大德非正等觉者与正等觉者之见大德此见缘何知之耶

「迦旃延此界乃大即无明界是

[P.154]

「迦旃延我谓缘劣界而生劣想劣见劣觉劣思劣望劣愿劣人劣语彼于劣予以表示说述施设树立显示分別宣示彼之受生乃劣

迦旃延我谓缘中界而生中想中见中觉中思中望中愿中人中语彼于中予以表示说述施设树立显示分別宣示彼之受生乃中

迦旃延我谓缘胜界而生胜想胜见胜觉胜思胜望胜愿胜人胜语彼于胜予以表示说述施设树立显示分別宣示彼之受生乃胜

〔一四〕第四 劣意志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众生俱与界相关连与界相和合劣意志之众生俱与劣意志相关连俱与劣意志相和合善意志之众生俱与善意志相关连相和合

诸比丘众生于过去世亦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劣意志之众生俱与劣意志相关连相和合善意志之众生俱与善意志相关连相和合

诸比丘众生于未来世亦应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劣意志之众生亦应俱与劣意志相关连相和合善意志之众生亦应俱与善意志相关连相和合

[P.155]

诸比丘众生于现在世亦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劣意志之众生俱与劣意志相关连相和合善意志之众生俱与善意志相关相连和合

〔一五〕第五 业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之耆阇崛山

尔时尊者舍利弗与众多比丘俱于世尊之近处经行

尊者大目犍连亦与众多比丘俱于世尊之近处经行

尊者大迦叶亦与众多比丘俱于世尊之近处经行

尊者阿那律亦与众多之经行

尊者满愿子亦与众多之经行

尊者优波离亦与众多之经行

尊者阿难亦与众多经行

提婆达多亦与众多比丘俱于世尊之近处经行

一〇

尔时世尊唤诸比丘曰「诸比丘汝等见舍利弗与众多比丘俱经行耶」「大德唯然

「诸比丘此等之诸比丘皆是大慧者

一一

「诸比丘汝等见目犍连与众多比丘俱经行耶

「大德唯然

「诸比丘此等诸比丘亦皆是大神通者

[P.156]一二

「诸比丘汝等见大迦叶与众多比丘俱经行耶

「大德唯然

「诸比丘此等诸比丘亦皆是头陀说者

一三

「诸比丘汝等见阿那律与众多比丘俱经行耶

「大德唯然

「诸比丘此等诸比丘亦皆是天眼者

一四

「诸比丘汝等见满愿子与众多比丘俱经行耶

「大德唯然

「诸比丘此等诸比丘皆是说法者

一五

「诸比丘汝等见优波离与众多比丘俱经行耶

「大德唯然

「诸比丘此等诸比丘皆是持律者

一六

「诸比丘汝等见阿难与众多比丘俱经行耶

「大德唯然

「诸比丘此等诸比丘皆是多闻者

一七

「诸比丘汝等见提婆达多与众多比丘俱经行耶

「大德唯然

「诸比丘此等诸比丘皆是有罪者

一八

诸比丘众生俱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劣意志俱与劣意志相关连相和合善意志俱与善意志相关连相和合

一九

诸比丘众生于过去世亦俱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劣意志俱与劣意志相关连相和合善意志俱与善意志相关连相和合

二〇

诸比丘众生于未来世亦俱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劣意志俱与劣意志相关连相和合善意志俱与善意志相关连相和合

[P.157]二一

「诸比丘众生于现世亦俱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劣意志俱与劣意志相关连相和合善意志俱与善意志相关连相和合

〔一六〕第六 有偈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众生俱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劣意志俱与劣意志相关连相和合

诸比丘众生于过去世亦俱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劣意志俱与劣意志相关连相和合

诸比丘众生于未来世亦俱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劣意志俱与劣意志相关连相和合

诸比丘众生于现在世亦俱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劣意志俱与劣意志相关连相和合

诸比丘譬如粪与粪相关连相和合尿与尿相关连相和合唾与唾相关连相和合脓汁与脓汁相关连相和合血与血相关连相和合诸比丘同于此众生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劣意志俱与劣意志相关连相和合

诸比丘众生于过去世

诸比丘众生于未来世

诸比丘众生于现在世亦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劣意志俱与劣意志相关连相和合

[P.158]一〇

诸比丘众生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善意志俱与善意志相关连相和合

一一

诸比丘众生于过去世亦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善意志俱与善意志相关连相和合

一二

诸比丘众生于未来世亦

一三

诸比丘众生于现在世亦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善意志俱与善意志相关连相和合

十四

诸比丘譬如乳与乳相关连相和合油与油相关连相和合熟酥与熟酥相关连相和合蜜与蜜相关连相和合

诸比丘同于此众生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善意志俱与善意志相关连相和合

一五

诸比丘众生于过去世

一六

诸比丘众生于未来世

一七

诸比丘众生于现在世亦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善意志俱与善意志相关连相和合

一八

世尊如是说善逝如是说师更以此宣说

欲情之下生     由交而發生
若无交则断     如于大海上
乘小木必没     如是入懈怠
净命亦沈没     然彼懈怠者
以离无精进     远离之圣者
专注禅思者     常于勤精进
俱与贤者住     常于勤精进

[P.159]〔一七〕第七 不信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众生与界相关连相和合

不信与不信俱相关连相和合无惭与无惭俱相关连相和合无愧与无愧俱相关连相和合少闻与少闻俱相关连相和合懈怠与懈怠俱相关连相和合妄念与妄念俱相关连相和合恶慧与恶慧俱相关连相和合

信与信俱相关连相和合惭与惭俱相关连相和合愧与愧俱相关连相和合多闻与多闻俱相关连相和合精勤与精勤俱相关连相和合正念与正念俱相关连相和合持慧与持慧俱相关连相和合

诸比丘众生于过去世与界相关连相和合

不信与不信俱相关连相和合无惭与无惭俱相关连相和合无愧与无愧俱相关连相和合少闻与少闻俱相关连相和合懈怠与懈怠俱相关连相和合妄念与妄念俱相关连相和合恶慧与恶慧俱相关连相和合

诸比丘众生于未来世与界相关连相和合

不信与不信俱相关连相和合无惭与无惭俱相关连相和合无愧与无愧俱相关连相和合少闻与少闻俱相关连相和合懈怠与懈怠俱妄念与妄念俱

[P.160]恶慧与恶慧俱相关连相和合

诸比丘众生于现在世与界相关连相和合

不信与不信俱相关连相和合无惭与无惭俱无愧与无傀俱少闻与少闻俱懈怠与懈怠俱妄念与妄念俱相关连相和合恶慧与恶慧俱相关连相和合之

诸比丘众生与界相关连相和合

信与信俱相关连相和合惭与惭俱相关连相和合愧与愧俱相关连相和合多闻与多闻俱相关连相和合精勤与精勤俱相关连相和合正念与正念俱相关连相和合持慧与持慧俱相关连相和合

诸比丘众生于过去世

一〇

诸比丘众生于未来世

一一

诸比丘众生于现在世俱与界相关连相和合

信俱与信持慧与持慧俱相关连相和合

〔一八〕第八 不信之根本五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诸比丘众生与界相关连相和合

[P.161]不信与不信俱相关连相和合无惭与无惭俱恶慧与恶慧俱信与信俱相关连相和合惭与惭俱持慧与持慧相关连俱相和合

诸比丘众生于过去世俱与界相关连相和合

诸比丘众生于未来世俱与界相关连相和合

诸比丘众生于现在世亦俱与界相关连相和合

不信与不信俱无惭与无惭俱恶慧与恶慧俱惭与惭俱持慧与持慧俱相关连相和合

诸比丘众生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如是应详说

不信与不信俱相关连相和合无惭与无惭俱恶慧与恶慧俱信与信俱愧与愧俱持慧与持慧俱相关连相和合

于过去世

于未来世

于现在世

一〇

不信与不信俱相关连相和合少闻与少闻俱恶慧与恶慧俱信与信俱多闻与多闻俱持慧与慧俱相关连相和合

一一

于过去世

[P.162]一二

于未来世

一三

于现在世

一四

诸比丘众生与界

不信与不信俱相关连相和合懈怠与懈怠俱恶慧与恶慧俱信与信俱精勤与精勤俱持慧与持慧俱相关连相和合

一五

于过去世

一六

于未来世

一七

于现在世相和合

一八

不信与不信俱相关连相和合妄念与妄念俱恶慧与恶慧俱信与信俱正念与正念俱持慧与持慧俱相关连相和合

一九

于过去世

二〇

于未来世

二一

于现在世相和合

〔一九〕第九 无惭之根本四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P.163]

「诸比丘与界

无惭与无惭俱相关连相和合无愧与无愧俱恶慧与恶慧俱惭与惭俱愧与愧俱相关连相和合于过去世于未来世于现在世相和合

无惭与无惭俱关连相和合少闻与少闻俱恶慧与恶慧俱惭与惭俱多闻与多闻俱持慧与持慧俱相关连相和合

无惭与无惭俱相关连相和合懈怠与懈怠俱恶慧与恶慧俱惭与惭俱精勤与精勤俱持慧与持慧俱相关连相和合

无惭与无惭俱相关连相和合妄念与妄念俱恶慧与恶慧俱惭与惭俱正念与正念俱持慧与持慧俱相关连相和合

六~八

于过去世于未来世于现在世和合之

〔二〇〕无愧之根本三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P.164]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众生与界相关连相和合

无惭与无惭俱少闻与少闻俱恶慧与恶慧俱惭与惭俱多闻与多闻俱持慧与持慧俱相关连相和合

三~五

于过去世于未来世于现在世相和合

无惭与无惭俱相关连相和合懈怠与懈怠俱恶慧与恶慧俱惭与惭俱精勤与精勤俱持慧与持慧俱相关连相和合

七~九

于过去世于未来世于现在世

一〇

无惭与无惭俱相关连相和合妄念与妄念俱恶慧与恶慧俱惭与惭俱正念与正念俱持慧与持慧俱相关连相和合

一一~一三

「于过去世于未来世于现在世和合

〔二一〕第十一 依少闻二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众生与界相关连相和合少闻与少闻俱相关连[P.165]相和合懈怠与懈怠俱恶慧与恶慧俱多闻与多闻俱精勤与精勤俱持慧与持慧俱相关连相和合

三~五

「于过去世于未来世于现在世相和合

「少闻与少闻俱相关连相和合妄念与妄念俱恶慧与恶慧俱多闻与多闻俱正念与正念俱持慧与持慧俱关连相和合

七~九

「于过去世于未来世于现在世和合

〔二二〕第十二 懈怠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众生与界相关连相和合懈怠与懈怠俱相关连相和合妄念与妄念俱恶慧与恶慧俱精勤与精勤俱正念与正念俱持慧与持慧俱相关连相和合

三~五

「于过去世未来世于现在世和合

徧过去未来现在一一皆无不如是

此颂曰

此等七有因     以及砖瓦家
[P.166]劣意志与业     有偈不信七
不信根本五     无惭根本四
无愧根本三     少闻二懈怠
一之所谓经     及三五等经
谓二十二经     以谓第二品

第三 业道品

〔二三〕第一 不寂静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众生与界关连相和合

不信与不信俱关连相和合无惭与无惭俱无愧与无愧俱不寂静与不寂静俱恶慧与恶慧俱关连相和合

信与信俱关连相和合惭与惭俱愧与愧俱寂静与寂静俱持慧与持慧俱关连相和合

〔二四〕第二 恶戒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众生与界关连相和合

不信与不信俱关连相和合无惭与无惭俱无愧与无愧俱恶戒与恶戒俱恶慧与恶慧俱关连相和合

[P.167]

信与信俱关连相和合惭与惭俱愧与愧俱持戒与持戒俱持慧与持慧俱关连相和合

〔二五〕第三 五学处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众生与界关连相和合

杀生与杀生俱关连相和合不与取与不与取俱邪欲行与欲邪行俱妄语与妄语俱饮酒与饮酒俱关连相和合

断杀生与断杀生俱关连相和合断不与取与断不与取俱断邪欲行与断欲邪行俱断妄语与断妄语俱断饮酒与断饮酒俱关连相和合

〔二六〕第四 七业道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众生与界关连相和合

杀生与杀生俱关连相和合不与取与不与取俱邪欲行与欲邪行俱妄语与妄语俱离间语与离间语俱语与粗语俱绮语与绮语俱关连相和合

断杀生断不与取断邪欲行断妄语断离间语与断离间语俱相关连相和合断粗语与断粗语俱关连相和合断绮语与断绮语俱关连相和合

〔二七〕第五 十业道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P.168]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众生与界关连相和合

杀生与杀生俱关连相和合不与取与不与取俱邪欲行妄语离间粗语绮语与绮语俱关连相和合多贪与多贪俱关连相和合嗔恚心与嗔恚心俱邪见与邪见俱关连相和合

断杀生与断杀生俱关连相和合断不与取断邪欲行断妄语断离间语断粗语断绮语与断绮语俱关连相和合无贪与无贪俱关连相和合无嗔恚心与无嗔恚心俱关连相和合正见与正见俱关连相和合

〔二八〕第六 八支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众生与界关连相和合

邪见与邪见关连相和合邪思与邪思俱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与邪定俱关连相和合邪智与邪智俱关连相和合邪解脱与邪解脱俱关连相和合

〔二九〕第七 十支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P.169]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众生与界关连相和合

邪见与邪见俱关连相和合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与邪定俱关连相和合邪智与邪智俱关连相和合邪解脱与邪解脱俱关连相和合

正见与正见俱关连相和合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智与正智俱关连相和合正解脱与正解脱俱关连相和合

徧过去未来现在一一皆无不如是

七经之颂曰

不寂静恶戒     以及五学处
所谓七道业     乃至十道业
第六谓八支     第七为十支

第四 随喜品

〔三〇〕第一 四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有此等之四界

四者何耶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是

诸比丘此等四界

〔三一〕第二 前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P.170]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我正觉前尚未成正觉为菩萨时我生此念

『地界之味者何耶祸者何耶出离者何耶水界之味者何耶祸者何耶出离者何耶火界之味者何耶祸者何耶出离者何耶风界之味者何耶祸者何耶出离者何耶

诸比丘我生此念

缘地界而生乐此乃地界之味地界是无常变易之法此乃地界之祸对地界欲贪之调伏欲贪之舍离此乃地界之出离

缘水界

缘火界

缘风界而生乐此乃风界之味风界是无常变易之法此乃风界之祸对风界欲贪之调伏欲贪之舍离此乃风界之出离

诸比丘我对此等之四界以味如是之味以祸是祸以出离是出离未能如实知之间诸比丘我于含天界魔界梵界沙门婆罗门天之世界不知成就无上之正等觉

一〇

诸比丘我对此等之四界以味如是味以祸是祸出离是出离如实知时我于含天界魔界梵界沙门婆罗门天之世界已知成就无上之正等觉

[P.171]一一

我生『我心解脱为不动此为最后之生今无后有』之知见

〔三二〕第三 〔我〕所行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我行求地界之味达地界之味我已以慧善知地界之味

诸比丘我行求地界之祸达地界之祸我已以慧善知地界之祸

诸比丘我行求地界之出离达地界之出离我已以慧善知地界之出离

五~七

诸比丘我行求水界之

八~一〇

诸比丘我行求火界之

一一

诸比丘我行求风界之味达风界之味我已以慧善知风界之味

一二

诸比丘我行求风界之祸达风界之祸我已以慧善知风界之祸

一三

诸比丘我行求风界之出离达风界之出离我已以慧善知风界之出离

一四

诸比丘我对味此等四界之味以祸是祸以出离是出离未能如实知时[P.172]诸比丘我于含天界魔界梵界沙门婆罗门天之世界不能知成就无上正等觉

一五

诸比丘我对味此等四界之味以祸是祸以出离是出离如实知时诸比丘我于含天界魔界梵界沙门婆罗门天之世界知成就无上之正等觉

一六

我生『我心解脱为不动此为最后之生今无后有』之知见

〔三三〕若无此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若无此地界之味则众生不贪求此地界诸比丘然则因有地界之味故众生贪求此地界

诸比丘若无此地界之祸众生不厌此地界诸比丘然则有地界之祸故众生厌此地界

诸比丘若无地界之出离则众生不出离此地界诸比丘然则有地界之出离故众生出离此地界

五~七

诸比丘若无此水界之味

八~一〇

诸比丘若无此火界之味

一一

诸比丘若无此风界之味则众生不贪此风界诸比丘然有风界之味故众生贪此风界

[P.173]一二

诸比丘若无此风界之祸则众生不厌此风界诸比丘然有风界之祸故众生厌此风界

一三

诸比丘若无此风界之出离则众生不出离此风界然则有风界之出离故众生出离此风界

一四

诸比丘众生味此等四界之味以祸是祸以出离是出离未能如实知时诸比丘此等之众生不由含天界魔界梵界沙门婆罗门天中舍弃被解放不相应因不依心以舍弃而住

一五

诸比丘众生味此等四界之味以祸是祸以出离是出离等如实知时诸比丘此等众生由天界魔界梵界沙门婆罗门天中舍弃被解放不相应因依心以舍弃而住

〔三四〕第五 苦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若此地界一向是苦伴苦苦显现乐不显现则众生不贪此地界诸比丘然则地界为乐伴乐乐显现苦不显现故众生以贪此地界

[P.174]

诸比丘若水界

诸比丘若火界

诸比丘若风界一向是苦伴苦苦显现乐不显现则众生不贪此风界诸比丘若然风界为乐伴乐乐显现苦不显现故众生贪此风界

诸比丘若地界一向是乐伴乐乐显现苦不显现则众生不厌此地界诸比丘然则地界是苦伴苦苦显现乐不显现故众生厌此地界

诸比丘若水界

诸比丘若火界

诸比丘若风界一向是乐伴乐乐显现苦不显现则众生不厌此风界诸比丘然风界是苦伴苦苦显现乐不显现故众生厌此风界

〔三五〕第六 随喜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我谓「诸比丘对地界随喜者则对苦随喜以苦随喜者则不得解脱苦

诸比丘对水界随喜者

诸比丘对火界随喜者

诸比丘我谓「对风界随喜者则对苦随喜对苦随喜者则不得解脱苦

[P.175]

诸比丘我谓「对地界不随喜者则对苦不随喜对苦不随喜者则解脱苦

诸比丘对水界

诸比丘对火界

诸比丘我谓「对风界不随喜者则对苦不随喜对苦不随喜者则苦解脱

〔三六〕第七 生起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地界之生起再生显现是苦之生起老死之显现

诸比丘水界之

诸比丘火界之

诸比丘风界之生起再生显现是苦之生起老死之显现

诸比丘地界之灭静止绝灭是苦之灭贪静止则老死之绝灭

诸比丘水界之

诸比丘火界之

诸比丘风界之灭静止绝灭是苦之灭贪静止则老死之绝灭

〔三七〕第八 沙门婆罗门(之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有此等之四界四者何耶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P.176]

诸比丘虽任何之沙门婆罗门对此等四界之味出离不如实知者诸比丘彼沙门婆罗门于沙门乃非正沙门于婆罗门乃非正婆罗门彼等尊者对沙门之义婆罗门之义于现法亦非自知入实证而住者

诸比丘虽任何之沙门婆罗门对此等四界之味出离如实知者诸比丘彼等沙门婆罗门于沙门乃正沙门于婆罗门乃正婆罗门彼等尊者对沙门之义婆罗门之义于现法自知入实证而住者

〔三八〕沙门婆罗门(之二)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有此等之四界四者何耶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是

诸比丘凡任何之沙门婆罗门对此等四界之集与绝灭出离不能不如实知故不得不详说

自知入实证而住

〔三九〕沙门婆罗门(之三)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虽任何之沙门婆罗门不知地界不知地界之集不知地界之灭不知趣地界灭之道迹

[P.177]

不知水界

不知火界

不知风界不知风界之集不知风界之灭不知趣风界灭之道迹者诸比丘彼等沙门婆罗门于沙门乃非正沙门于婆罗门乃非正婆罗门彼等尊者亦对沙门之义或婆罗门之义于现法不能自知入实证而住

诸比丘虽任何之沙门婆罗门知地界知地界之集知地界之灭知趣地界灭之道迹者

知水界

知火界

知风界知风界之集知风界之灭知趣风界灭之道迹者诸比丘彼等沙门婆罗门于沙门乃正沙门于婆罗门乃正婆罗门彼等尊者亦对沙门之义婆罗门之义于现法自知入实证而住

此颂曰

四与前及行     若无此及苦
随喜生起三     沙门婆罗门

校注

杂阿含一六(大正藏二一一五c) 杂阿含一六(大正藏二一一六a) 杂阿含一六(大正藏二一一六a)经题之 no ce taṁ 以读为 no ca etsm 非触生原文 physsnānatta 是 phassanānatta之误 非界生原文 phātunānatta 是 dhātunānatta 之误 杂阿含一六(大正藏二一一六a) 杂阿含一六(大正藏二一一六b) 杂阿含一七(大正藏二一一六c) 杂阿含一六(大正藏二一一七a) 入于邪(micchāpaṭipajjati)不入于如实之道迹(SA. II. P. 136) 杂阿含一七(大正藏二一一七a) 一四一五一六杂阿含一六(大正藏二一一五a) 以下之偈同Theragātha 147148 原文于有「一」想是衍字 二一二四杂阿含一六(大正藏二一一五c) 原文脱落此句以暹罗本补译之 众生原文 satthā 是 sattā 之误 沙门之义原文 sāmaññatta 是 sāmaññattha 之误
[A1] 嗔【CB】慎【南传】
[A2] 去【CB】志【南传】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相应部经典(卷14)
关闭
相应部经典(卷14)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