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85]第八 婆耆沙长老相应

〔一〕第一 出离

如是我闻尔时尊者婆耆沙与乃师尊者尼俱律陀劫波共住于阿腊毘之阿伽罗婆奢提耶

其时尊者婆耆沙乃出家不久之新比丘被留作精舍之看守人

其时众多妇人为參观精舍装饰打扮而来阿兰若

时尊者婆耆沙见彼等妇人而生不快贪欲污其心

时尊者婆耆沙如是思念「我心生不快贪欲污我心对我实是甚悲痛別人无从灭我心之不快而令愉悦我自灭我心之不快令生愉快

尊者婆耆沙自灭自己之不快而生愉悦其时以唱此偈曰

由家而无家     于我之出离
实是从黑暗     无法之思起
然其生世高     以习强弓法
不知于退屈     千人弓术者
一时周放矢     多比于其数
妇女子等来     不能乱我心
我强立于法     我一度于彼
[P.186]日种之佛陀     所说导涅槃
依此以开导     我心乐于此
如是我居住     波旬来则来
恶魔我亦应     扬拂之令汝
不能寻觅出     我所行之道

〔二〕第二 不快

尔时乃至

尊者婆耆沙与乃师尼俱律陀劫波共住于阿腊毘之阿伽罗婆奢提耶

其时尊者尼俱律陀劫波从乞食归食后而入室至夕夜或至翌日早皆不出户门

其时尊者婆耆沙生不快贪欲污其心

时婆耆沙生如是思念「我心生不快贪欲污我心对我甚实悲痛別人无从灭我心之不快而生愉悦我须自灭我之不快而令生愉悦

尊者婆耆沙自灭自己之不快令生愉悦其时唱此等偈曰

思快不快者     舍诸著家念
不欲住何处     离欲之住处
无有欲之思     此则是比丘
地载空所覆     世间诸一切
悉是无常老     有智悟此住
人见闻触思     皆悉依执著
除此依欲念     无污无染者
[P.187]是云为牟尼     凡常者易陷
六十之依著     不法之觉想
此等不行往     任何之部类
不语恶语者     此则是比丘
有天禀之资     长夜心寂静
无欺无欲念     贤达寂静道
牟尼依涅槃     以灭除烦恼
待般涅槃时

〔三〕第三 轻蔑温和者

尔时尊者婆耆沙与乃师尊者尼俱律陀劫波共住于阿腊毘之阿伽罗婆奢提〔庙〕

其时尊者婆耆沙以夸自己之顿才轻蔑其他温和比丘等

尊者婆耆沙生如是思念「以夸自己之顿才轻蔑其他温和比丘等对我实是甚悲痛

如是尊者婆耆沙自己省悔其时唱此偈曰

舍慢瞿昙徒     无余离慢道
昏醉于慢道     悔之焉不久
覆覆于慢行     人人堕地狱
慢堕地狱者     长夜于悲痛
道之胜利者     正行者比丘
何时皆不悲     以受誉安乐
彼实法乐者     于世不固陋
[P.188]精进离盖障     清拂无余慢
依智慧灭尽     烦恼寂静者

〔四〕第四 阿难

尔时尊者阿难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尊者阿难清晨著衣持钵尊者婆耆沙为随侍入舍卫城乞食

其时尊者婆耆沙生不快贪欲污其心

尊者婆耆沙以偈白阿难曰

我为贪欲烧     我乃心炎燃
瞿昙哀怜我     请说消火法

〔阿难〕依于颠倒想     汝心之炎燃
以呼起贪欲     令止见净相
见诸行无常     苦恼非自己
消灭大贪火     勿为屡次烧
集心于一点     令其住静寂
依于不净想     令修自己心
有于身念住     以满厌恶情
习修于无相     消灭慢随眠
依其慢现观     得行于寂静

〔五〕第五 善说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于此世尊呼诸比丘「诸比丘

「唯然世尊」彼等诸比丘奉答世尊

世尊以此宣说「诸比丘四支具足之语乃善说而非恶说无罪垢不令识者非难四支者何

诸比丘于此语善说而非恶说语法而非不法语爱语而非非爱语语真实而[P.189]非虚假诸比丘此四支具足之语乃善说而非恶说无罪垢不令识者非难

世尊以此宣说善逝以此宣说又作如是言曰

为善人所云     第一语于美
第二语如法     勿语不如法
第三语优美     勿以语粗犷
第四语真实     勿以语虚偽

时尊者婆耆沙即从座起一肩著衣合掌礼拜世尊以此白世尊曰「世尊我涌思念善逝我涌思念

世尊曰「婆耆沙请说

时尊者婆耆沙白世尊以适当之偈予奉赞

人以语其语     勿令自己苦
亦无害他语     此为语善语
人语善故事     其语以快耳
不语他人恶     此则云善美
真实甘露语     此乃从古法
以谓真义法     善人悉确立
佛陀所说语     达涅槃安稳
以至尽苦边     此实无上语

〔六〕第六 舍利弗

尔时尊者舍利弗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其时尊者舍利弗以和蔼语明了无浊声使明知意义之法语教示利益鼓励诸比丘彼等诸比丘深切注意虔诚心意集中倾耳闻法

[P.190]

时尊者婆耆沙生如是思念「此尊者舍利弗以和蔼之语明了无浊声使明知意义之法语教示利益鼓励诸比丘彼等诸比丘深切注意虔诚心意集中倾耳闻法我今向尊者舍利弗应以适当之偈赞叹

尊者婆耆沙则从座起一肩著衣合掌礼尊者舍利弗以此称尊者舍利弗「吾友舍利弗我涌思念吾友舍利弗我涌思念

「吾友婆耆沙请说

尊者婆耆沙以适当之偈向尊者舍利弗赞叹曰

智慧深而贤     巧分道非道
大智舍利弗     说法诸比丘
略说又广说     如舍利鸟声
无浊妙辩涌     其声犹如蜜
快乐耳爽美     说而心跃欢
注意以倾耳     比丘等听闻

〔七〕第七 自恣

尔时世尊与五百比丘众共住舍卫城东园鹿子母讲堂皆是阿罗汉

其时世尊是日布萨自恣之日为比丘众所围绕坐于露地

世尊默然环视比丘众言诸比丘

「诸比丘我今自恣汝等对我身语有否云何非难耶

[P.191]

如是言已尊者舍利弗即从座起一肩著衣合掌礼世尊以此白曰「否也世尊我等于世尊之身上不见有可非议者世尊世尊令未生之道生令知未知之道说未说之法道之知者是道之了者道之巧者今弟子等顺从道而后能具有道者世尊我亦向世尊自恣世尊我之身语有否云何可非难耶

「否也舍利弗我对汝之身语亦无何可非难舍利弗汝是贤者大智者广智者捷智者锐智者贯通智者舍利弗犹如转轮王之长子以正转父王所转之车轮舍利弗如是汝正转我所转之无上法轮

「世尊若于我身语皆无可非难者此五百比丘众之身语尚有何可予非难耶

「舍利弗此五百比丘之身语我无可非难舍利弗此五百比丘中有六十比丘是三明者六十比丘是六通者六十比丘是俱解脱者其他是慧解脱者

尊者婆耆沙即从座起一肩著衣合掌礼世尊以此白世尊曰

一〇

「世尊我涌思念善逝我涌思念

一一

世尊曰「婆耆沙请说

一二

尊者婆耆沙以适当之偈向世尊赞叹曰

今乃十五夜     为众之清净
五百比丘集     无污断结缚
无后有圣者     犹如转轮王
[P.192]大臣等围绕     譬如限大海
惠徧此大地     如是战胜者
无上商队主     三明灭死魔
弟子等敬礼     此等世尊子
于此不曾弄     无用之辩者
拔去渴爱箭     敬礼日种佛

〔八〕第八 千以上

尔时世尊与千二百五十人比丘俱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其时世尊依导引涅槃之法语教示利益鼓励诸比丘彼等诸比丘深切注意虔诚心意集中倾耳闻法

尊者婆耆沙如是思念「今世尊依导引涅槃之法语教示利益鼓励诸比丘彼等诸比丘深切注意虔诚心意集中倾耳闻法我今以适当之偈向世尊赞叹

尊者婆耆沙即从座起一肩著衣合掌礼敬世尊以此白世尊曰「世尊我涌思念善逝我涌思念

世尊曰「婆耆沙请说

尊者婆耆沙以适当之偈向世尊赞叹曰

千以上比丘     以离尘垢法
何处均无怖     礼敬说涅槃
应供善逝尊     正觉者所说
无有垢秽法     彼等比丘闻
比丘众围绕     实正觉者光
世尊实龙象     第七之圣者
犹如大雨降     弟子等受润
[P.193]为奉见我师     从日住出来
弟子之一人     我是婆耆沙
礼敬大雄足

「婆耆沙此等偈乃汝以前所作耶或汝立即忆起者耶

「世尊此等偈非以前之作乃我当今立即所现

「然则婆耆沙既非以前所作者即更再多说

一〇

「唯然世尊」尊者婆耆沙奉答世尊即说更多偈赞世尊

胜恶魔邪路     行破诸障碍
结缚切断者     分別说清法
我等度瀑流     说示种种道
于所说不死     我等法见者
树立不运去     贯串光作者
过一切见处     以见于涅槃
自知并自证     其最上之法
我等说十处     于所善说法
知法之学者     无放逸余地
依此世尊法     常在不放逸
礼敬而修学

〔九〕第九 憍陈如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栗鼠养饵所

尊者阿若憍陈如甚久始诣世尊处诣而五体投地于世尊足以口接吻世[P.194]尊之足手磨而呼自名曰「世尊我是憍陈如善逝我是憍陈如

尊者婆耆沙如是思念「此尊者阿若憍陈如甚久始诣世尊处诣而五体投地于世尊之足以口接吻世尊之足手磨自呼名曰『世尊我是憍陈如善逝我是憍陈如』今尊者阿若憍陈如于世尊面前我以适当之偈赞叹

尊者婆耆沙即从座起一肩著衣合掌礼世尊以此白世尊曰「世尊我涌思念善逝我涌思念

世尊曰「婆耆沙请说

尊者婆耆沙对尊者阿若憍陈如于世尊面前以适当之偈赞曰

上座憍陈如     随顺佛所证
虔诚出离者     屡屡快乐于
远离之乐住     行如师之教
弟子之所达     学于不放逸
一切以达此     有具大威力
到达于三明     巧于他心智
法嗣憍陈如     今头礼师足

〔一〇〕第十 目犍连

尔时世尊与五百比丘众俱住王舍城伊师耆利山侧黑曜岩皆是阿罗汉尊者大目犍连以验彼等之心解脱而无亿波提

尊者婆耆沙作如是思念「今世尊与五百比丘众俱住王舍城伊师耆利山侧黑曜岩皆是阿罗汉尊者大目犍连以验彼等之心悉解脱而无亿波提今尊者大目犍连于世尊之面前我以适当之偈赞叹

[P.195]

尊者婆耆沙即从座起一肩著衣合掌礼世尊以此白世尊曰「世尊我涌思念善逝我涌思念

世尊曰「婆耆沙请说

尊者婆耆沙对尊者大目犍连于世尊面前以适当之偈赞曰

达苦恼彼岸     坐山侧圣者
胜死达三明     弟子等礼敬
大神力目连     验他诸人心
彼等心解脱     知无有余依
达苦恼彼岸     具足一切支
成满种种相     彼礼敬瞿昙

〔一一〕第十一 伽伽罗池

尔时世尊住瞻波伽伽罗之莲池岸边有五百比丘众七百优婆塞七百优婆夷数千之诸天俱世尊依其光颜依其名声光辉胜越彼等

尊者婆耆沙作如是思念「今世尊住瞻波伽伽罗之莲池岸边有五百比丘众七百优婆塞七百优婆夷数千之诸天俱世尊依其光颜依其名声光辉胜越彼等今于世尊面前我以适当之偈赞叹

尊者婆耆沙即从座起一肩著衣合掌礼世尊以此白世尊曰「世尊我涌思念善逝我涌思念

世尊曰「婆耆沙请说

尊者婆耆沙于世尊面前以适当之偈赞曰

[P.196]如无云空月     无云太阳耀
鸯耆罗牟尼     荣光耀世界

〔一二〕第十二 婆耆沙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其时尊者婆耆沙得阿罗汉果不久耽味于解脱乐其时唱此偈曰

我昔耽作诗     村庄市里游
时见正觉者     我于生正信
佛陀为我说     蕴处界等法
我闻如是法     无家而出家
实于圣者见     入其道之道
比丘比丘尼     利益成正觉
我来于佛前     实是善来者
到达于三明     遂行如佛教
我得清天眼     以知于宿命
得三明神通     巧知于他心

此嗢陀南

出离与不快     轻蔑温和者
阿难与善说     舍利弗自恣
千人之以上     憍陈如目连
及伽伽罗池     依于婆耆沙
总数为十二

校注

杂阿含经卷四五一八(大正藏二三三一b) 师今不在故我不能止 杂阿含经卷四五一六(大正藏二三三〇c) 如斯之人到达 vihāragaruko 屋室 直至翌晨托钵时犹在室中 vanatha = kilesamahāvana(烦恼大林) 底本之 anato 读作 arati = taṇhārati rahito mutattā = viññāṇattabhāvā 依 upadhi = khandha-kilesa-abhisankhāra 诸蕴烦恼行之诸依 底本之 saṭṭhitaritā 读作 saṭṭhi nissitā注释为执著于六境之凡常不如法觉其六境之一一各有十觉 paṭicca 在注释中则解释为 nibbānaṁ paṭicca 杂阿含经卷四五一九(大正藏二三三一c) vijjāyantakaro = vijjāya kilesa-antakaro samitāvi = rāgâdinaṁ samitatāya samitāvi 杂阿含经卷四五一七(大正藏三三一c) 原文 parato passa 如依字义为见他在注释则作见无常解 sati kāyagatā 身念住乃观身不净 现观于慢乃现观于慢之舍离(注释) 杂阿含经卷四五二一(大正藏二三三二a) 杂阿含经卷四五一三(大正藏二三二九b) 杂阿含经卷四五一五(大正藏二三三〇a) 杂阿含经卷四五二二(大正藏二三三二b) 原文 nibbānapaṭisaṁyutta 乃与涅槃相关之义 在底本虽作 asitaṁ在注释中则读作 anissitaṁ汉译亦作清白之法今译作无所著之清白法 依注示见处者乃指识处之四识住七识住亦指我人之轮回 在注中解释其五之第一法说示五群之首五群之法其意义则不甚明瞭在英译中则读作 dassa-ṭ ṭhānaṁ 杂阿含经卷四五一二(大正藏二三二九b) 杂阿含经卷四五一四(大正藏二三二九c) 亿波提(upadhi)指成为再有者依著 杂阿含经卷四五一一(大正藏二三二九a) 杂阿含经卷四五二〇(大正藏二三三一c) 原文 niyāmagataddasā = niyāmagatā c'eva niyāmadasā ti ca(决定得入决定得见)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相应部经典(卷8)
关闭
相应部经典(卷8)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