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54]第七 神足相应

第一 遮婆罗品

〔一〕第一 此岸

※二

「诸比丘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资于由此岸至彼岸以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修习四神足多修者则资于由此岸至彼岸

〔二〕第二 失

※二

「诸比丘若有失四神足者正失顺苦尽之圣道

诸比丘若有得四神足者正得顺苦尽之圣道

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P.255]

诸比丘若有失此四神足者正失顺苦尽之圣道诸比丘若有得此四神足者正得顺苦尽之圣道

〔三〕第三 圣

※二

「诸比丘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圣出离修此者正至苦灭尽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圣出离修此者正至苦灭尽

〔四〕第四 厌患

※二

「诸比丘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资于一向厌患离贪灭尽寂静证智等觉涅槃以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资于一向厌患离贪灭尽寂静证智等觉涅槃

〔五〕第五 一分

※二

「诸比丘过去世之沙门婆罗门成就神足之一分者皆对此四神足修习[P.256]多修诸比丘未来世之沙门婆罗门成就神足之一分者皆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诸比丘现在之沙门婆罗门成就神足之一分者皆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以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过去世之沙门婆罗门成就神足之一分者皆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诸比丘未来世之沙门婆罗门成就神足之一分者皆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诸比丘现在之沙门婆罗门成就神足之一分者皆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

〔六〕第六 全分

※二

「诸比丘过去世之沙门婆罗门成就神足之全分者皆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诸比丘未来世之沙门婆罗门成就神足之全分者皆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诸比丘现在之沙门婆罗门成就神足之全分者皆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以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过去世之沙门婆罗门成就神足之全分者皆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诸比丘未来世之沙门婆罗门成就神足之全分者皆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诸比丘现在之沙门婆罗门成就神足之全分者皆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

[P.257]〔七〕第七 比丘

※二

「诸比丘过去世之比丘依诸漏尽对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者皆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诸比丘未来世之比丘由诸漏尽对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者皆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诸比丘现在之比丘由诸漏尽对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者皆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过去世之比丘由诸漏尽对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者住者住者皆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

〔八〕第八 佛

※二

「诸比丘有四神足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诸比丘此为四神足也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者故名之如来应供正等觉者

[P.258]〔九〕第九 智

※四

「诸比丘『此为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于未曾闻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对此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宜修习修习已』于未曾闻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诸比丘『此为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于未曾闻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此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宜修习修习已』于未曾闻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诸比丘『此为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于未曾闻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此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宜修习修习已』于未曾闻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诸比丘『此为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于未曾闻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对此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宜修习修习已』于未曾闻之法我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明生

〔一〇〕第十 塔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毘舍离城大林重阁讲堂

[P.259]

世尊于晨朝时分著下衣持衣钵入毘舍离城乞食至毘舍离城乞食食后由乞食归对具寿阿难告曰

「阿难取坐具往至遮婆罗塔行昼日坐

「唯唯大德

具寿阿难应答世尊即取坐具随从世尊之后

世尊行至遮婆罗塔至已就所设座具寿阿难敬礼世尊坐于一面

世尊告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曰

「阿难毘舍离为乐瞿昙塔为乐优陀延塔为乐七聚塔为乐多子塔为乐婆罗塔为乐遮婆罗塔为乐阿难对四神足修习多修作乘作地随成积习善造作阿难若欲则一劫或一劫有余而住阿难如来对四神足修习多修作乘作地随成积习善造作阿难若欲则如来一劫或一劫有余而住

世尊如是示广大之相广大之示现阿难不能通达请世尊「大德世尊住一劫善逝住一劫有余为众生之利益众生之安乐世间之哀愍人天之义利利益安乐」为魔覆其心故

六~七

二度世尊

[P.260]

三度世尊告具寿阿难曰

「阿难毘舍离为乐优陀延塔为乐瞿昙塔为乐七聚塔为乐多子塔为乐婆罗塔为乐遮婆罗塔为乐阿难对四神足修习多修作乘作地随成积习善造作阿难若欲则一劫或一劫有余而住阿难如来对四神足修习多修作乘作地随成积习善造作阿难若欲则如来一劫或一劫有余而住

世尊如是示广大之相广大之示现阿难不能通达请世尊「大德世尊住一劫善逝住一劫有余为众生之利益众生之安乐世间之哀愍人天之义利利益安乐」为魔覆其心故

一〇

世尊告具寿阿难曰

「阿难今知时矣

「唯唯大德

具寿阿难应诺世尊由座而起敬礼世尊作右绕离世尊而去于不远处一树下静坐

一一

具寿阿难离去未久魔波旬来至世尊处至已白世尊曰

「大德世尊请般涅槃善逝请般涅槃大德世尊般涅槃时至矣大德世尊[P.261]有云此言『波旬若我诸比丘尚未达于明白调顺无畏得安稳为多闻持法法随法行行和敬随法行之弟子末善自受师教宣说教示开示显示开显分別明白如法降服他之诽谤说法导引解脱时我则不般涅槃

大德今世尊之诸比丘已达至明白调顺无畏得安稳为多闻持法法随法行行和敬随法行之弟子已善自受师教宣说教示开示显示开显分別明白如法降服他之诽谤说法导引解脱

一二

大德世尊请般涅槃善逝请般涅槃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时至矣大德世尊曾说此言云『波旬若我诸比丘尼

一三

若我诸优婆塞优婆夷尚未达于明白调顺无畏得安稳为多闻持法法随法行行和敬随法行之弟子未善自受师教宣说教示开示显示开显分別明白如法降服他之诽谤说法导引解脱者我则不般涅槃

大德今世尊之诸优婆夷已达明白调顺无畏得安稳为多闻持法[P.262]随法行行和敬随法行之弟子已善自受师教宣说教示开示显示开显分別明白如法降服他之诽谤说法导引解脱

一四

大德世尊请般涅槃善逝请般涅槃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时至矣大德世尊曾说此言云『波旬我梵行未达富荣增广人多广知人天善说示时我则不般涅槃

大德今世尊之梵行已富荣增广人多广知人天善说示

大德世尊请般涅槃善逝请般涅槃大德世尊之般涅槃时至矣

一五

「波旬且默不久如来将般涅槃今起三月过后如来将般涅槃

一六

世尊于遮婆罗塔正念正知而舍寿行世尊舍寿行时有大地震动令人惊怖身毛竖立天鼓作响

一七

世尊知此义于此时自说偈曰

[P.263]限无限有生
牟尼舍有行
于内喜入定
破如铠我有

第一 遮罗婆品(终)

此品之摄颂曰

此岸与失圣
厌患与一分
悉皆与比丘
佛智与此塔

第二 〔鹿母〕殿震动品

〔一一〕第一 前

舍卫城

「诸比丘我先前尚未成等觉现等觉为菩萨时生如是思念

『有何因何缘修习于神足耶

诸比丘其时我如是思念——

『诸比丘于此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我于欲不过分退缩不过分精勤于内不收于外不散有前后想而住后如前前如后上如下下如上夜如昼昼如夜如是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P.264]

修习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我于勤不过分退缩不过分精勤于内不收于外不散有前后想而住后如前前如后上如下下如上夜如昼昼如夜如是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修习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我于心不过分退缩不过分精勤于内不收于外不散有前后想而住后如前前如后上如下下如上夜如昼昼如夜如是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我于观不过分退缩不过分精勤于内不收于外不散有前后想而住后如前前如后上如下下如上夜如昼昼如夜如是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比丘如是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成多身以多身成一身或现或隐过墙壁山崖无碍如于虚空出没地中如于水行水上不沈如于[P.265]于虚空结跏趺坐如飞鸟有大神通大威德以手扪摸日月乃至以身威及于梵世

比丘如是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以清净超人之天耳界俱闻于远近天人之声

比丘如是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对他人之心以心徧知以有贪心了知为有贪心以离贪心了知为离贪心以有嗔心了知为有嗔心以离嗔心了知为离嗔心以有痴心了知为有痴心以离痴心了知为离痴心以收心了知为收心以散心了知为散心以大心了知为大心以非大心了知为非大心以有上心了知为有上心以无上心了知为无上心以非定心了知为非定心以定心了知为定心以不解脱心了知为不解脱心以解脱心了知为解脱心

一〇

比丘如是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随念于种种之宿住一生二生[P.266]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坏劫多成劫多成坏劫我于彼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乐苦如是寿量殁于彼处生于他处于他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乐苦如是寿量殁于他处生于此处如是具行相名称随念宿住

一一

比丘如是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有情之死生知有情随业而受劣美丑善趣恶趣

一二

比丘如是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由诸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

[P.267]〔一二〕第二 大果

※二

「诸比丘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有大果大功德诸比丘云何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有大果大功德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于欲不过分退缩不过分精勤于内不收于外不散有前后想而住后如前前如后上如下下如上夜如昼昼如夜如是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四~五

勤三摩地乃至心三摩地

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于观不过分退缩不过分于精勤于内不收于外不散有前后想而住后如前前如后上如下下如上夜如昼昼如夜如是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诸比丘如是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有大果大功德

七~一一

诸比丘比丘如是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成多身乃至至梵世以身威而及乃至

[P.268]一二

诸比丘比丘如是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由诸漏尽而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

〔一三〕第三 欲

※二

「诸比丘比丘若依欲修三摩地获心一境性此名为欲三摩地

彼为令未生之恶不善法不生起欲精进發勤策心而持为令已生之恶不善法予断起欲精进發勤策心而持为令未生之善法生起欲精进發勤策心而持已生之善法为令住不忘失倍修习广修习圆满之起欲精进發勤策心而持此名为勤行

以欲修三摩地而是勤行诸比丘此名为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比丘若依于勤修三摩地获心一境性此名为勤三摩地

彼对未生之恶乃至对已生之善法为令住勿忘失倍修习广修习圆满之起欲精进發勤策心而持此名之为勤行

以勤修三摩地而是勤行诸比丘此名为勤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P.269]

诸比丘比丘若依心修三摩地获心一境性此名之为心三摩地

彼未生之乃至已生之善法为令住勿忘失倍修习广修习圆满之起欲精进發勤策心而持此名之为勤行

依心修三摩地而勤行诸比丘此名为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比丘若依观修三摩地获心一境性者此名为观三摩地

彼对未生之恶不善法为令不生乃至对已生之善法为令住勿忘失倍修习广修习圆满之起欲精进發勤策心而持此名之为勤行

依观修三摩地而是勤行诸比丘此名为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一四〕第四 目犍连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东园鹿子母堂

其时众多之比丘住于鹿子母堂下掉举憍慢轻薄饶舌出杂语失念不正知不能入定心迷乱根低劣

世尊对具寿大目犍连告曰

[P.270]「目犍连彼同梵行者住鹿子母堂下掉举憍慢轻薄饶舌出杂语失念不正知不入于定心迷乱根低劣目犍连往吓彼诸比丘

「唯唯大德

具寿目犍连应诺世尊现神力行以足指动鹿子母堂摇震

彼诸比丘恐惧得身毛竖立立于一面曰

「稀有哉未曾有哉实则此鹿子母堂乃善防风且基深善埋该是不震不摇何得动摇震耶

世尊至彼诸比丘之处至已世尊告彼诸比丘曰

「诸比丘云何汝等恐惧得身毛竖立立于一面耶

「稀有哉大德未曾有哉大德实则此鹿子母堂乃善防风且基深善埋该是不震不摇何得动摇震耶

「诸比丘目犍连比丘欲吓汝等乃以足指使鹿子母堂动摇震

诸比丘汝等于意云何对何法修习多修故目犍连比丘有如是大神通大威德耶

「大德我等于法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眼乃至诸比丘闻世尊之所说受持

[P.271]

「诸比丘然则且谛听

诸比丘对四神足修习多修故目犍连比丘有如是大神通大威德以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目犍连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于欲不过分退缩不过分精勤于内不收于外不散有前后想而住后如前前如后上如下下如上夜如昼昼如夜如是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目犍连比丘有如是大神通大威德

一〇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故目犍连比丘领受多端神变乃至至梵世以身威所及

一一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故目犍连比丘由诸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

一二

如是六神通亦应广说

〔一五〕第五 婆罗门

如是我闻一时具寿阿难住拘睒弥瞿师罗园

[P.272]

婆罗门来至具寿阿难之处至已与具寿阿难俱相交谈欢喜感铭之语而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婆罗门对具寿阿难言曰

「友阿难为何之义于沙门瞿昙之处修梵行耶

「婆罗门为断欲于世尊之处修梵行

「友阿难于断欲有道有迹否

「婆罗门断欲是有道有迹

「友阿难断欲有何之道有何之迹耶

「婆罗门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婆罗门此为断欲之道之迹

「友阿难若然则为无边而非有边以欲断欲者无有是处

「婆罗门然则我问汝随所好应答

婆罗门于汝意云何汝先前有往阿兰若之欲已至阿兰若则其所生之欲止灭耶

「如是

「汝前有往阿兰若之勤已至阿兰若则其所生之勤止灭耶

[P.273]「如是

「汝前有往阿兰若之心已至阿兰若则其所生之心止灭耶

「如是

「汝前有往阿兰若之观已至阿兰若则其所生之观止灭耶

「如是

「婆罗门如是诸比丘成为阿罗汉漏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弃重担逮得己利尽有结成为正悟之解脱者前有获阿罗汉果之欲已获阿罗汉果则其所生之欲止灭前有获阿罗汉果之勤已获阿罗汉果则其所生之勤止灭前有获阿罗汉果之心已获阿罗汉果则其所生之心止灭前有获阿罗汉果之观已获阿罗汉果则其所生之观止灭

婆罗门于汝意云何若然为有边耶为无边耶

「友阿难若然则为有边非无边

一〇

希有哉友阿难乃至自今日起乃至命终当予归依

〔一六〕第六 沙门婆罗门(一)

※二

「诸比丘过去世之沙门婆罗门有大神通大威德者皆因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

诸比丘未来世之沙门婆罗门有大神通大威德者皆因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

诸比丘现在世之沙门婆罗门有大神通大威德者皆因对四神足修习多修

何为四神足耶

[P.274]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过去世之诸沙门婆罗门有大神通大威德者大神通大威德者有大神通大威德者皆依此四神足之修习多修

〔一七〕第七 沙门婆罗门(二)

※二

「诸比丘过去世之沙门婆罗门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成多身以多身成一身或现或隐过墙壁山崖无碍如于虚空出没地中如于水行于水上不沈如于地上于虚空结跏趺坐如飞鸟有大神通大威德以手扪摸日月乃至以身威及于梵世皆因对此四神足之修习多修

诸比丘未来世之沙门婆罗门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成多身以多身成一身或现或隐过墙壁山崖无碍如于虚空出没地中如于水行于水上不沈如于地[P.275]于虚空结跏趺坐如飞鸟有大神通大威德以手扪摸日月乃至于以身威及于梵世皆因对此四神足之修习多修

诸比丘现在世之沙门婆罗门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成多身以多身成一身或现或隐过墙壁山崖无碍如于虚空出没地中如于水行于水上不沈如于地上于虚空结跏趺坐如飞鸟有大神通大威德以手扪摸此日月乃至以身威及于梵世皆因对此四神足之修习多修

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过去世之沙门婆罗门领受多端神变未来世之现在世之皆因对此四神足之修习多修

〔一八〕第八 比丘

※二

「诸比丘比丘对四神足之修习多修者则依诸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依诸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P.276]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

〔一九〕第九 说示

※二

「诸比丘为汝等说神力与神足及顺神足修习之道且谛听

诸比丘以何为神力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为多身乃至以身威及于梵世

诸比丘此名之为神力

诸比丘以何为神足耶

诸比丘得神力于获得神力所资之道迹

诸比丘此名之为神足

诸比丘以何为神足之修习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此名之为神足之修习

诸比丘以何为神足修习之顺道耶

此八支圣道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

诸比丘此名之为神足修习之顺道

〔二〇〕第十 分別

※二

「诸比丘对四神足之修习多修者则有大果大功德诸比丘云何对四神足之修习多修有大果大功德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于欲不过分退缩[P.277]不过分精勤于内不收于外不散有前后想而住后如前前如后上如下下如上夜如昼昼如夜如是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勤三摩地心三摩地

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于观不过分退缩不过分精勤于内不收于外不散有前后想而住后如前前如后上如下下如上夜如昼昼如夜如是以广大无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诸比丘以何为欲过分退缩耶

诸比丘与懈怠俱行与懈怠相应

诸比丘此名之为欲过分退缩

诸比丘以何为欲过分精勤耶

诸比丘与掉举俱行与掉举相应

诸比丘此名之为欲为过分精勤

诸比丘以何为欲于内为收耶

诸比丘与惛眠俱行与惛眠相应

诸比丘此名之为欲于内为收

诸比丘何为欲外散耶

诸比丘依外之五妙欲而扩散

诸比丘此名之为欲于外为散

诸比丘以何为比丘有前后想而住后如前前如后耶

[P.278]诸比丘于此有比丘对前后想善持善作意善观于慧善通达

诸比丘如是比丘有前后想而住后如前前如后

诸比丘比丘以何为上如下下如上而住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观察由足跖以上由发顶以下至皮为边际充满种种不净之此身此身为发齿骨髓肠间膜排泄物胆汁鼻液尿是

诸比丘如是比丘为上如下下如上而住

一〇

诸比丘比丘以何为夜如昼昼如夜而住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于昼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以行相特相因相同于夜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于夜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以行相特相因相同于昼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如是比丘为夜如昼昼如夜而住

一一

诸比丘何为比丘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善持光明想善摄持光明想

诸比丘如是比丘为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P.279]

一二

「诸比丘以何为勤过分退缩耶

诸比丘与懈怠俱行与懈怠相应

诸比丘此名之为勤过分退缩

一三

诸比丘以何为勤过分精勤耶

诸比丘与掉举俱行与掉举相应

诸比丘此名之为勤过分精勤

一四

诸比丘以何为勤于内为收耶

诸比丘与惛眠俱行与惛眠相应

诸比丘此名之为勤于内为收

一五

诸比丘以何为勤于外为散耶

诸比丘依外之五妙欲扩散

诸比丘此名之为勤于外为散

一六~一九

乃至

诸比丘何为比丘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善持光明想对昼日想善摄持

诸比丘如是比丘为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二〇

「诸比丘以何为心过分退缩耶

诸比丘与懈怠俱行与懈怠相应

诸比丘此名之为心过分退缩

二一

诸比丘以何为心过分精勤耶

诸比丘与掉举俱行与掉举相应

诸比丘此名之为心过分精勤

二二

诸比丘以何为心于内为收耶

诸比丘与惛眠俱行与惛眠相应

诸比丘此名之为心于内为收

[P.280]二三

诸比丘以何为心于外为散耶

诸比丘依外之五妙欲而扩散

诸比丘此名之为心于外为散

二四~二七

乃至诸比丘如是比丘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二八

「诸比丘以何为观过分退缩耶

诸比丘与懈怠俱行与懈怠相应

诸比丘此名之为观过分退缩

二九

诸比丘以何为观过分精勤耶

诸比丘与掉举俱行与掉举相应

诸比丘此名之为观过分精勤

三〇

诸比丘以何为观于内为收耶

诸比丘与惛眠俱行与惛眠相应

诸比丘此名之为观于内为收

三一

诸比丘以何为观于外为散耶

诸比丘依外之五妙欲而扩散

诸比丘此名之为观于外为散

三二~三五

乃至诸比丘如是比丘为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三六

诸比丘对四神足如是修习对四神足如是多修者则有大果大功德

诸比丘比丘对四神足如是修习如是多修时则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成多身以多身成一身乃至以身威及于梵世乃至

[P.281]三七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如是修习如是多修时则依诸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

三八

六神通亦可广说

第二鹿母殿震动品(终)

此品之摄颂曰

前与大果欲
目连婆罗门
沙门婆罗门
比丘与说示
分別共为十

第三 铁丸品

〔二一〕第一 道

舍卫城

「诸比丘我先前未成等觉现等觉为菩萨时曾思念

『有何道何迹可修习神足耶

诸比丘其时我如是思念

『(诸比丘)于此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我于欲不过分退缩乃至修习光耀心

勤三摩地心三摩地

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我于观不过分退缩不过分精勤于内不收于外不散有前后想而住后如前前如后上如下下如上夜如昼昼如夜如是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P.282]

诸比丘比丘对四神足如是修习如是多修者则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成多身以多身成一身乃至以身威及于梵世

诸比丘比丘对四神足如是修习如是多修者则依诸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

六神通亦可广说

〔二二〕第二 铁丸

舍卫城

具寿阿难来至世尊之处至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白世尊曰

「大德世尊称为依神力以意所成身至于梵世者耶

「阿难我称为依神力以意所成身至梵世者

「大德世尊称为依神力以此四大所成身至梵世者耶

「阿难我称为依神力以此四大所成身至梵世

[P.283]

「大德世尊能依神力以意所成身至梵世大德世尊称为依神力以此四大所成身至梵世大德此于世尊乃稀有未曾有

「阿难诸如来成就稀有法而稀有阿难诸如来成就未曾有法而未曾有

阿难如来时而摄身于心摄心于身置乐想轻想于身而住阿难其时如来之身成轻软堪任清净

阿难譬如将铁丸昼日加热乃成轻软堪任清净阿难如是如来时而摄身于心摄心于身置乐想轻想于身而住阿难其时如来之身乃成轻软堪任清净

阿难如来时而摄身于心摄心于身置乐想轻想于身而住阿难其时如来之身无所作为而能由地腾于虚空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成多身乃至以身威而及于梵世

[P.284]

阿难譬如棉花叶轻棉受风吹拂纵无所致力亦能由地腾于虚空阿难如是如来时而摄身于心摄心于身置乐想轻想于身而住阿难其时如来之身无所作亦能由地腾于虚空领受多端神变而住以一身成多身乃至以身威而及于梵世

〔二三〕第三 比丘

※二

「诸比丘有四神足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此为四神足

诸比丘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依诸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

〔二四〕第四 清净

※二

「诸比丘有四神足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此为四神足

[P.285]〔二五〕第五 果(一)

※二

「诸比丘有四神足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此为四神足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有二果之随一果可期之于现法得开悟或为余依得不还果

〔二六〕第六 果(二)

※二

「诸比丘有四神足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此为四神足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有七果七功德可期何为七果七功德耶

于现法已得开悟若于现法未得开悟者则于命终时得开悟若于命终时不得开悟者则依五下分结尽得中般涅槃若依五下分结尽不得中般涅槃者则依五下分结尽得损害般涅槃若依五下分结尽不得损害般涅槃者则依五下分结尽得无行般涅槃若依五下分结尽不得无行般涅槃者则依五下分结尽得有行般涅槃若依五下分结尽不得有行般涅槃者则依五下分结尽为上流至色究竟天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有此七果七功德可期

〔二七〕第七 阿难(一)

舍卫城因缘

具寿阿难来至世尊住处至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白世尊曰

[P.286]「大德何为神力何为神足何为神足之修习何为神足修习之顺道耶

「阿难于此有比丘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成多身乃至以身威而及于梵世阿难此名之为神力

阿难何为神足耶阿难得神力获得神力所资之道迹阿难此名之为神足

阿难何为神足之修习耶阿难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阿难此名之为神足之修习

阿难何为神足修习之顺道耶即八支圣道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阿难此名之为神足修习之顺道

〔二八〕第八 阿难(二)

※二

具寿阿难来至世尊住处至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时世尊向具寿阿难言曰

「阿难何为神力何为神足何为神足之修习何为神足修习之顺道耶

「大德我等于法皆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眼乃至

三~六

「阿难于此有比丘领受多端神变乃至阿难此名之为神足修习之顺道

[P.287]〔二九〕第九 比丘(一)

※二

众多比丘来至世尊住处至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诸比丘白世尊曰

「大德何为神力何为神足何为神足之修习何为神足修习之顺道耶

三~六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乃至至梵世乃至诸比丘此名之为神足修习之顺道

〔三〇〕第十 比丘(二)

※二

众多比丘来至世尊住处至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时世尊对彼诸比丘曰

「诸比丘何为神力何为神足何为神足之修习何为顺神足修习之道耶

「大德我等于法皆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眼乃至

「诸比丘何为神力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为多身乃至以身威而及于梵世诸比丘此名之为神力

诸比丘以何为神足耶诸比丘得神力获得神力所资之道迹诸比丘此名之为神足

诸比丘以何为神足之修习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诸比丘此名之为神足之修习

[P.288]

诸比丘以何为顺神足修习之道耶即八支圣道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诸比丘此名之为顺神足修习之道

〔三一〕第十一 目犍连

于此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汝等于意云何对何法修习多修故目犍连比丘有如是大神通大威德耶

「大德我等于法皆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眼乃至

「诸比丘对四神足修习多修故目犍连比丘有如是大神通大威德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目犍连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于欲不过分退缩乃至修习光耀心

勤三摩地心三摩地

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于观不过分退缩不过分精勤于内不收于外不散乃至如是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故目犍连比丘有如是大神通大威德

一〇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故目犍连比丘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成多身以多身成一身乃至以身威而及于梵世

[P.289]一一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故目犍连比丘依诸漏尽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

〔三二〕第十二 如来

※二

于此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汝等于意云何对何法修习多修故如来有如是大神通大威德耶」「大德我等于法皆以世尊为根本乃至

「诸比丘对四神足修习多修故如来有如是大神通大威德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如来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我于欲不过分退缩不过分精勤乃至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勤三摩地心三摩地

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如是我于观不过分退缩不过精勤乃至如是以广大不缠之心修习光耀心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故如来有如是大神通大威德

[P.290]一〇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故如来领受多端神变以一身成多身乃至以身威而及于梵世

一一

诸比丘对此四神足修习多修故如来依诸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

第三 铁丸品(终)

此中摄颂曰

道铁丸比丘
清净与二果
以及二阿难
乃至二比丘
目犍连如来

第四 恒河广说

〔三三〕第一

※二

「诸比丘譬如恒河趣向于东倾向于东临入于东诸比丘如是比丘对四神足修习对四神足多修者则趣向于涅槃倾向于涅槃临入于涅槃

诸比丘比丘云何对四神足修习对四神足多修者则趣向涅槃倾向涅槃临入于涅槃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P.291]诸比丘比丘如是修习四神足多修四神足者则趣向于涅槃倾向于涅槃临入于涅槃

〔三四~四四〕第二~十二

摄颂

趣向东者六
趣向海者六
共有一十二
以说恒河品

依神足可广说恒河广说

第四品(终)

第五 不放逸品

〔四五~五四〕第一~十

诸比丘诸有情之无足二足四足乃至可广说

摄颂曰

如来与足迹
屋顶与根核
夏生花王月
日衣等十句

依神足可广说不放逸品

第五品(终)

第六 力所作品

〔五五~六六〕第一~十二

诸比丘譬如作诸力所作之事业乃至可广说

摄颂曰

力与种子龙
树与瓶及芒
虚空与二云
船舶与客河

依神足可广说力所作品

第六品(终)

第七 寻觅品

〔六七~七六〕第一~十

诸比丘有三种寻觅何为三种寻觅耶乃至可广说

摄颂曰

[P.292]寻觅次第漏
有以及二苦
碍与垢及舍
受乃至渴爱
依神足可广说寻觅

第八 瀑流品

〔七七〕第一 瀑流

诸比丘有四种瀑流何为四种瀑流耶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是乃至可广说

〔七八~八五〕第二~九

〔八六〕第十 上分结

※二

「诸比丘有五种上分结何为五上分结耶色贪无色贪掉举无明是诸比丘此为五种上分结

诸比丘对此五上分结为证知徧知徧尽予断应修习四神足何为四神足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诸比丘对此五上分结为证知徧知徧尽予断应修习此四神足

依神足可广说瀑流品

[P.293]如念处(相应)可广说神足相应

摄颂曰

瀑流与轭取
系以及随眠
妙欲乃至盖
蕴与上下分

第七 神足相应(终)


校注

增一阿含二一七(大正藏二六五八a) 參照上第十五经目犍连之后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相应部经典(卷51)
关闭
相应部经典(卷51)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