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阎浮车相应

第一 涅槃

尔时尊者舍利弗住摩揭陀国之那罗迦村

阎浮车普行沙门来诣尊者舍利弗住处与尊者舍利弗会释交谈亲爱慇懃之话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阎浮车普行沙门白尊者舍利弗曰「友舍利弗所谓『涅槃涅槃』者何者为涅槃耶」「友凡贪欲之坏灭嗔恚之坏灭愚痴之坏灭此称之谓涅槃

「然则有实现此涅槃之道耶有行道耶

「友有实现此涅槃之道有行道也

[P.252]

「然则何为实现此涅槃之道耶何为行道耶

「友此八支圣道正是实现此涅槃之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此为实现行此涅槃之道

「友实现此涅槃之道是善行道是善又足于精勤

第二 阿罗汉果

※三

「友舍利弗所谓『阿罗汉果阿罗汉果』者何者为阿罗汉果耶

「友凡贪欲之坏灭嗔恚之坏灭愚痴之坏灭此称谓阿罗汉果

「然则有行道耶有实现此阿罗汉果之道耶

「友有行道有实现此阿罗汉果实现之道

「然则何者为行道耶何者为实现此阿罗汉果之道耶

「友此圣八支之道正是实现此阿罗汉果之道即正见正思惟正定是此为行道此为实现阿罗汉果之道

「友此行道实现阿罗汉果之道为善舍利弗又足以精勤

第三 法语者

※三

「友舍利弗谁为世之法语者谁为世之善行者谁为世之善到者耶

「友于凡世为说贪欲舍弃法说嗔恚舍弃法说愚痴舍弃法者此等为世之[P.253]法语者

凡为实行舍弃贪欲实行舍弃嗔恚实行舍弃愚痴者此等为世之善行者

若诸人舍弃贪欲断其根如多罗树之无头成为非生者成未来不生之法舍弃嗔恚愚痴断其根如多罗树之无头成为非生者属未来不生之法此等为世之善到者

「唯然有行道有此舍弃贪欲嗔恚愚痴舍弃之道耶

「友有行道有此舍弃贪欲嗔恚愚痴之道

「友何者为行道何者为舍弃此贪欲嗔恚愚痴之道耶

「友此八支圣道正是舍弃此贪欲嗔恚愚痴之道正见正思惟正定是此为舍弃此贪欲嗔恚愚痴之道此为行道也

「友此舍弃贪欲嗔恚愚痴之道为善行道为善友舍利弗又足以精勤

第四 何在

※三

「友舍利弗跟随沙门瞿昙修梵行有何之利耶

「友为知悉于苦跟随世尊修梵行

※三

「然则有知悉此苦之道有行道耶

「友有知悉此苦之道有行道

「友何者为知悉此苦之道何为行道耶

[P.254]「友此八支圣道正是知悉此苦之道正见正思惟正定是知悉此苦之道此为行道

「友知悉此苦之道为善行道是善友舍利弗又足以精勤

第五 安息

※三

「友舍利弗所谓『达于安息达于安息』者人须多久始达于安息耶

「友比丘依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尽甘味患难出要比丘于此分彼可达于安息

「然则有实现此安息之道有行道耶

「友有实现此安息之道有行道

「然则何者为实现此安息道耶何者为行道

「友此八支圣道正是实现此安息之道正见正思惟正定是吾友此为实现安息之道此为行道

「友实现安息之道为善此行道是善又足以精勤

第六 最上安息

※三

「友舍利弗所谓『达于最上安息达于最上安息』者人须多久始可达于最上安息耶

[P.255]「友比丘如实知六种触处之生起灭尽甘味患难出离无取著以解脱彼于此分达于最上安息

四~六

「友有此最上安息之道耶为有此行道

第七 受

※三

「友舍利弗所谓『受受』者何者为受耶

「友此等三者是受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此等为受

「然则友有此等知悉诸受之道耶有行道耶

[P.256]第八 漏

※三

「友舍利弗所谓『漏漏』者何者为漏耶

「友此等三者是漏为欲漏有漏无明漏是此等三者是漏

「友有此等舍弃诸漏之道耶有行道耶

[-1]

第九 无明

※三

「友舍利弗所谓『无明无明』者何者为无明耶

「友凡对苦之无知苦生起之无知苦灭尽之无知达苦灭尽道之无知此称谓无明也」

「友然则有此舍弃无明之道耶有行道耶

[P.257]第十 爱

※三

「友舍利弗所谓『爱爱』者何者为爱耶

「友此等三者是爱则欲爱有爱非有爱是[-1]此等三种为爱

「友然则有此等舍弃诸爱之道耶有行道耶

第十一 瀑流

※三

「友舍利弗所谓『瀑流瀑流』者何者为瀑流耶

「友此等四者为瀑流则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无明瀑流此等为四种瀑流

「友有此等舍弃四种暴流之道耶有行道耶

[P.258]第十二 取

※三

「友舍利弗所谓『取取』者何者为取耶

「友此等四者是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是此等者为四种取

「友有舍弃此等四取之道耶有行道耶

第十三 有

※三

「友舍利弗所谓『有有』者何者为有耶

「友此等三者是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是此等三者为有

「友然则有知悉此等之道耶有行道耶

[P.259]第十四 苦

※三

「友舍利弗所谓『苦苦』者何者为苦耶

「友此等三者是苦是为苦苦性行苦性坏苦性此等三者是苦

「友然则有此等知悉苦之道耶有行道耶

第十五 己身

※三

「友舍利弗所谓『己身己身』者何者为己身耶

「友此等之五取蕴世尊称之为己身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P.260]识取蕴是此等五取蕴世尊称之为己身

「友然则有知悉此己身之道耶有行道耶

「友有知悉此己身之道有行道

「友然则何者为知悉此己身之道耶行道耶

「友此八支圣道始为知悉此己身之道正是行道正见正思惟正定是此是知悉己身之道此是行道

「友此知悉己身之道为善此行道为善友舍利弗又足以精勤

第十六 难为

※三

「友舍利弗于此教以何为难为耶

「友于此教以出家为难为

「友然则于出家者以何事为难为耶

「友于出家者以爱乐为难为

「友舍利弗然则爱乐者以何事为难为耶

「友爱乐者以法随法之履修为难为

「友法随法履修之比丘久而可成为阿罗汉耶

「友不久当成阿罗汉

阎浮车相应(终)

其摄颂曰

涅槃阿罗汉
[P.261]法语者何在
安息最安息
受漏及无明
爱瀑流并取
有苦及己身
于此教难为

校注

食阎浮果之意于杂阿含经一八卷一经有「阎浮车」于注释注为长老(可能是舍利弗)之甥 Jambukhādaka 普行沙门是名阐怒沙门即舍利弗长老之甥普行沙门嗜好食阎浮果而得是名 dhammavādin, supatipanna, sugata 说法者善实行善到达(善逝)之意杂阿含经一八卷一经为「善说法者世间正向世间善逝 assāsa 是入息之意看次节之文在此可取为安息(breathing easily; relief consolation)之意杂阿含经一八卷一经有「苏息」以 paramassāsa 为止苏息 以下除「安息」和「最上安息」之不同外其他皆同第五经 以下「苦」和「受」之不同外皆同第四经 [0328001-1] 以下「诸漏舍弃」和「诸受知悉」之不同外其他皆同第七经 以下參照第八经 [0329001-1] 于杂阿含经有「欲爱色爱无色爱 以下參照第八第九经 以下參照第八十之三经 上之三经 dhamma-vinaya, Doctrine and Discipline 法与律教法和规律综合佛教之教理行规解为「佛教」之意即「教」之意义此一文于杂阿含经一八卷一经为「贤圣法律中有何难事 abhirati 言乐出家生活
[A1] [-]【CB】【南传】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相应部经典(卷38)
关闭
相应部经典(卷38)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