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94]第五 迦叶相应

第一 满足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此迦叶〔自得〕任何之衣皆满足彼〔自得〕任何之衣皆满足称赞不因衣陷于不正不当若不得衣亦心不动摇得衣亦不执著无溺惑无陷见祸以享受出离之慧

诸比丘此迦叶〔彼得〕任何之钵食皆满足〔自得〕任何之钵食皆满足称赞不因钵食陷于不正不当若不得钵食亦心不动摇得钵食亦不执著无溺惑无陷见祸以享受出离之慧

诸比丘此迦叶〔彼得〕任何之床座皆满足〔自得〕任何之床座皆满足称赞不因床座陷于不正不当〔若〕不得床座亦心不动摇得床座亦不取著无溺惑无陷见祸以享受出离之慧

诸比丘此迦叶〔自得〕任何于病所需之药资具皆满足〔彼自得〕任何之病所需之药资具皆满足称赞不因于病所需之药资具陷于不正不当〔若〕不得病所需之药资具心亦不动摇若得于病所需之药资具亦不取著无溺惑无陷见祸以享受出离之慧

诸比丘汝等不可不如是学『我等〔得〕任何之衣皆满足对任何之衣皆满足称赞不因衣陷于不正不当〔若〕不得衣亦心不动摇得衣亦不取著[P.195]无溺惑无陷见祸以享受出离之慧』一切不可不如是学『我等对〔自得〕任何钵食亦满足我等〔自得〕任何之床座皆满足我等〔自得〕任何于病所需之药资具皆满足对任何之药所要之药资具皆满足称赞〔我等〕若不得于病所要之药资具亦心不动摇对病所要之药资具得之亦不取著无惑溺无陷见祸以享受出离之慧』诸比丘汝等不可不如是学

诸比丘我依迦叶或依如迦叶者教示汝等汝等依所教不能不如是得达

第二 无愧

如是我闻一时尊者大迦叶尊者舍利弗住波罗奈之仙人堕处鹿野苑

尔时尊者舍利弗暮时由宴坐起来近大迦叶礼敬后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尊者舍利弗对尊者大迦叶作是言曰

[P.196]

「友迦叶于此不热诚不知愧则不达菩提不达涅槃不达无上之安稳然热诚与知愧则得达菩提得达涅槃得达无上之安稳

「友如何不热诚无愧不达菩提不达涅槃不达无上之安稳耶如何热心知愧得达菩提得达涅槃达无上之安稳耶

「友此有比丘对『未生之恶不善法于我使生时为不利』此为不热诚对『已生之恶不善法不舍离为不利』此为不热诚对『未生之善法于我不使生为不利』则为不热诚对『已生之善法于我使灭为不利』此为不热诚

如是为不热诚

无愧者何耶

于此有比丘对『未生之恶不善法于我使生时为不利』此为不知愧对『已生之恶不善法于我不舍离为不利』此为不知愧对『未生之善法[P.197]我不使生为不利』则不知愧对『已生之善法于我使灭时为不利』此为不知愧

如是为无知愧

如是之不热诚与不知愧不达菩提不达涅槃不达无上之安稳

热诚者何耶

此有比丘对『未生之恶不善法于我使生是为不利』如此是为热诚对『已生之恶不善法于我使不舍离是为不利』是为热诚对『未生之善法于我使是为热诚

如是为热诚

一〇

愧者何耶

于此有比丘对『未生之恶不善法于我使生是为不利』此则知愧对『已生之恶不善法于我使不舍离是为不利』此是为愧对『未生之善法我使不生是为不利』是为愧对『已生之善法于我使灭是为不利』此为愧

如是者为愧

一一

如是之热诚与知愧得达菩提得达涅槃得达无上之安稳

第三 月喻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P.198]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汝等入于在俗之家当如月喻整身调心而走近入于在俗之家应常如新来比丘之谦虚

诸比丘譬如有人对眺望古井山崖川渊宜整身调心诸比丘同此入于在家得整身调心近以趋近对于在俗人众应谦虚

诸比丘迦叶如月喻整身调心近于在俗之家于在俗之家如新来比丘之谦虚

诸比丘汝等对此作如何思惟耶比丘应如何适于进入在俗之家耶

「大德世尊为我等之法本世尊为我等之教导者世尊为我等之归依处善哉大德世尊显示此所说义诸比丘闻世尊之所说当受持奉行

尔时世尊以手挥向虚空曰「诸比丘譬如此手之对虚空无著无捉无缚诸比丘同此比丘如何趣于在俗之家耶于俗家当心亦无著无捉无缚应念『欲得者将得欲为功德则将成就

又如对己之所得欢喜满足于他之所得亦欢喜满足比丘如是之比丘适宜入于在家诸比丘迦叶虽近任何之家于在俗之家为心无著无捉无缚彼念欲得者将得欲为功德则将成就

又如对己之所得欢喜满足对他之所得亦欢喜满足

诸比丘如是之比丘适宜入于在俗之家

[P.199]一〇

诸比丘汝等对此作如何思惟耶比丘之不净说法者为如何耶比丘之净说法者为如何耶

一一

「大德世尊为我等之法本世尊为教导者世尊为归依处善哉大德世尊显示此等所说之义诸比丘闻世尊之所说当受持奉行

一二

「诸比丘若然当谛听当善思念我将说

彼等诸比丘向世尊奉答曰「唯然大德

世尊曰

一三

「诸比丘任何之比丘以如是之心对他人说法者『实为我闻法闻法生欢喜欢喜而向我示其欢喜之表态』诸比丘如是为比丘之不净说法

一四

诸比丘任何之比丘以如是之心对他人说法者『法乃由世尊善说者于现世不隔时而有果报可得说来见之法而导于涅槃识者各各应自知之法实为我闻法闻法而予瞭解瞭解而更如法修行』如是乃契于善法之性质向他说法由悲愍哀怜之哀愍为始向他人说法诸比丘如是乃比丘之净说法

一五

诸比丘迦叶以如是之心说法『法由世尊所说者于现世不隔时而有果报[P.200]可得说来见之法以导于涅槃者识者各各应知之法实为应我闻之法闻法而予瞭解瞭解而更如法修行』如是乃契于善法之性质由悲愍哀怜之哀愍为始向他人说法

一六

诸比丘我嘱迦叶或嘱如迦叶者教诲汝等依所教诲者汝等须如是修行

第四 入在家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汝等对此作如何思惟耶比丘应如何适宜入于在俗之家耶比丘应如何不适入在家耶

「大德世尊为我等之法本世尊曰

「诸比丘任何之比丘以如是之心入于在家『对我唯行施勿不施对我唯多施勿少施对我唯施胜勿施麤对我唯速施勿缓施对我唯尊重施勿不恭

诸比丘若彼比丘以如是之心近于在家若不施与因此彼比丘生怒彼因之感受苦『少施非多施麤非胜施缓非速』因此比丘生怒彼因之感[P.201]受苦施不恭敬非尊重因此比丘生怒因之感受苦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乃不适宜入在俗之家者

诸比丘比丘以如是之心近于在家——于他家对此事得作如何考虑耶『唯对我施勿不施唯对我多施勿少施唯对我施胜勿施麤唯对我速施勿缓施唯对我施尊重勿不恭

诸比丘若彼比丘以如是之心近于在俗之家虽不施与比丘亦不因此生怒彼因之不感受苦『少施非多施麤非胜施缓非速施不恭敬非尊重』比丘不因此生怒彼因之不感受苦

诸比丘如是之比丘适于入在俗之家

诸比丘迦叶以如是之心入于在家于他家得作如何之考虑耶『唯对我施勿不施唯对我多施勿少施唯对我施胜勿施麤唯对我速施勿缓施唯对我施尊重勿不恭

诸比丘若彼迦叶以如是之心近于在家虽不施迦叶因此亦无怒彼因之不感受苦施少而非多迦叶因此无怒彼因之不感受苦施麤而非胜[P.202]迦叶因此无怒彼因之不感受苦施缓而非速迦叶因此无怒彼因之不感受苦施不恭而非尊重迦叶因此无怒彼因之不感受苦

一〇

诸比丘我嘱迦叶或嘱如迦叶者教诲汝等对所教诲汝等应如是行

第五 老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

尔时尊者大迦叶来诣世尊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

对坐于一面之尊者大迦叶世尊作如是曰「迦叶汝龄老矣此等可弃舍之粗布粪扫衣于汝犹重迦叶然则汝可执家主之衣食所请之食住于我侧

「大德我于长夜住阿兰若而赞叹住阿兰若为乞食者而赞叹乞食者为著粪扫衣者而赞叹著粪扫衣为持三衣者而赞叹持三衣我少欲而赞叹少欲我知足而赞叹知足我远离而赞叹远离我无交往而赞叹无交往我精勤而赞叹精勤

「迦叶汝观几何之义长夜住阿兰若而赞叹住阿兰若为乞食者著粪扫衣者持三衣者少欲知足远离无交往精进而赞叹精进耶

[P.203]

「大德我以观二义长夜以住阿兰若赞叹住阿兰若为乞食者著粪扫衣者持三衣者少欲知足远离无交精勤而赞叹精进

其一方面观自之现法乐住他方面为切望后人入随见哀愍后人彼等实乃为佛随佛之弟子彼等长夜住阿兰若者赞叹住阿兰若者乞食者著粪扫衣者持三衣者少欲知足远离无交精勤而赞叹精进者彼等如是为入此长夜为彼等之利益与幸福

「大德我观此等二义长夜住阿兰若赞叹住阿兰若乞食者著粪扫衣者持三衣者少欲知足远离无交精勤而赞叹精进

「善哉善哉迦叶为众多人之利益而行为众多人之幸福为世闻之哀怜为人天之利益幸福而行

一〇

「然则迦叶汝可舍弃所执之粗布粪扫衣行乞食住于森林

第六 教诫(之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

尔时尊者大迦叶来诣世尊之处

[P.204]

对坐于一面之尊者大迦叶世尊作如是曰「迦叶汝可教诫诸比丘迦叶汝可对诸比丘设示法语迦叶我或汝应对一切诸比丘教诫我或汝应为说一切法语

「大德今告诸比丘甚难告诸彼等有难色彼等不忍所教不能率直执受大德我见此处与阿难共住之班达比丘及与阿那律共住之阿宾吉伽比丘互为卓越之论议『请来比丘谁之所语较多耶谁之所语较优耶谁之所语较长耶』」

尔时世尊言告一比丘曰「比丘汝来可告以我语『师唤尊者等』即向与阿难共住之班达比丘及与阿那律共住之阿宾吉伽比丘

「唯然大德」彼比丘奉答世尊然后近至彼等诸比丘处近已告彼等诸比丘曰「师唤尊者等

「友唯然」彼等答彼比丘来诣世尊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

对坐于一面之彼等诸比丘世尊作如是言曰「诸比丘汝等相互论议卓越之事为真实耶『且来比丘谁之所语较多耶谁之所语较优耶谁之所语较长耶』」

「大德唯然

「诸比丘我对汝等曾作如是说法『诸比丘汝等应论义相互卓越之事』如何知说如是法『且来比丘谁之所语较多耶谁之所语较优耶谁之所语较长耶』」

「大德是不然

[P.205]一〇

「诸比丘若知我未对汝等说如是之法者何故汝等愚人得知得见于如是善说之法律下出家相互『且来比丘谁之所语较多耶谁之所语较胜耶谁之所语较长耶』论议此卓越之事耶

一一

尔时彼等诸比丘稽首世尊之足白世尊言

「大德我等本为暗愚本为痴愚本为不善罪制伏我等我等于如是善说之法律出家相互『来比丘谁之所语较多耶谁之所语较胜耶谁之所语较长耶』论议此卓越之事大德我等已知其为罪以后当再不犯望世尊摄受

一二

「诸比丘实汝等本为暗愚本为痴愚本为不善罪制伏汝等汝等如是于善说之法律出家相互『且来比丘谁之所语较多耶谁之所语较胜耶谁之所语较长耶』论议此卓越之事诸比丘汝等已见其罪且如法忏悔我对汝等之忏悔摄受

一三

诸比丘见罪为罪如法忏悔以后入于自制乃于圣者之律有利益

第七 教诫(之二)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

尔时尊者大迦叶来诣世尊处

[P.206]

对坐于一面之尊者大迦叶世尊作如是曰「迦叶汝宜教诫诸比丘迦叶汝宜向诸比丘说示法语迦叶我或汝皆应教诫诸比丘我或汝皆应法语说示

「大德今甚难向诸比丘说示彼等对所说有难色彼等不忍所教不能率直执受

大德无论何人于善法不信不知惭于善法不知愧于善法无精进于善法无慧于善法者则对彼夜或昼来于善法唯有退没不能增大

大德譬如月之黑分夜或昼来色减退圆减退光减退广袤减退大德同此无论何人不信于善法不知惭不知愧无精进无慧于善法对彼夜或昼来于善法退没不能增大

大德不信之人为退转大德不知惭之人为退转大德不知愧之人为退转大德懈怠之人为退转大德恶慧之人为退转忿怒之人大德嗔恨之人为退转大德不受教诫之比丘为退转

大德无论何人有信于善法知惭于善法知愧于善法有精进于善法有慧于善法则对彼夜或昼来于善法增大无退没

[P.207]

大德譬如月之白分夜或昼来色增长圆增长光增长广袤增长大德同此凡人于善法有信有惭有愧有精进于善法有慧则对彼夜或昼来于善法增大无退没

一〇

大德有信之人为不退转大德知惭之人为不退转大德知愧之人为不退转大德精勤之人为不退转大德持慧之人为不退转大德无忿之人为不退转大德无恨之人为不退转大德受教诫之比丘为不退转

一一

「善哉善哉迦叶迦叶任何之人不信于善法不知惭不知愧无精进无慧于善法则对彼夜或昼来退没于善法无增大

一二

迦叶譬如于月之黑分夜或昼来色减退广袤减退迦叶同此任何之人不信于善法不知惭不知愧无精进无慧于善法则对彼夜或昼来于善法退没无增大

一三

迦叶不信之人为退转不知惭不知愧懈怠恶慧忿恨之人迦叶此为退转迦叶无教诫之比丘为退转

一四

迦叶任何之人有信于善法知惭知愧有精进有慧于善法则对彼夜或昼来增大于善法

一五

迦叶譬于如月之白分夜或昼来色增长圆增长光增长广袤增长[P.208]迦叶同此任何之人有信于善法知惭知愧有精进有慧于善法则对彼夜或昼来增大于善法无退没

一六

迦叶有信之人为不退转知惭之人知愧精勤持慧无忿无恨之人迦叶此为不退转迦叶受教诫之比丘为不退转

第八 教诫(之三)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粟鼠饲养所

尔时尊者大迦叶来诣世尊之处

对坐于一面之尊者大迦叶世尊如是曰「迦叶汝宜教诫诸比丘迦叶汝宜对诸比丘说示法语迦叶我或汝须教诫诸比丘我或汝应说任何之法语

「大德今对诸比丘说法甚难彼等对所说有难色彼等不忍对所教不能率直执受

「然则迦叶往昔有长老比丘住阿兰若赞叹住阿兰若为乞食者赞叹乞食者为著粪扫衣者赞叹著粪扫衣者为持三衣者赞叹持三衣者为少欲者赞叹少欲者为知足者赞叹知足为远离者赞叹远离者为无交往者赞叹无交往[P.209]为精勤者赞叹精进者

今有比丘为住阿兰若者赞叹住阿兰若者为乞食者赞叹乞食者为著粪扫衣者赞叹著粪扫衣者为持三衣者赞叹持三衣者为少欲者赞叹少欲者为知足者赞叹知足者为远离者赞叹远离者为无交往者赞叹无交往者为精勤者赞叹精勤者长老之诸比丘对彼比丘以座相请『请来比丘此比丘何名此比丘实为幸此比丘实以学为欲请来比丘请坐此座

迦叶如今年少之比丘如是思惟『实今有比丘为住阿兰若赞叹住阿兰若为乞食者为著粪扫衣者为持三衣者少欲知足远离无交往精勤者赞叹精进』长老之诸比丘以座请彼比丘『汝来比丘此比丘何名此比丘实为幸此比丘实欲学请来比丘请坐此座』令彼等入此状况乃为彼等长夜之利益与幸福

迦叶今有长老之诸比丘住则非为阿兰若对住阿兰若不赞叹非乞食者不赞叹乞食者非著粪扫衣不赞叹著粪扫衣者非持三衣者不赞叹持三衣[P.210]非少欲不赞叹少欲者非知足不赞叹知足者非无交往不赞叹无交往者非精进不赞叹精进者

今有著名而有誉得衣钵食床座治病必要之药资具之比丘长老之诸比丘请彼比丘就座『且来比丘此比丘何名此比丘为幸欲与此比丘为同学者且来比丘请就此座

一〇

迦叶年少之比丘如是思惟『彼比丘实为著名而有誉得衣钵食床座治病必要之药资具者』长老于诸比丘请彼比丘『且来比丘此比丘名云何此比丘实为幸实欲与此比丘为同学且来比丘请就此座』令彼等入如是状况乃长夜彼等之不利与苦

迦叶若人谓正梵行者因梵行之弊所恼梵行者因梵行之压迫所压抑者迦叶此乃谓正梵行者因梵行之弊所恼梵行者因梵行之压迫所压抑

第九 定与胜智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尔时世尊曰

「诸比丘我由欲离欲离不善法有觉有观而依远离生喜与乐之禅而住[P.211]「诸比丘迦叶亦由欲离欲离不善法有觉有观入住而依远离生喜与乐之初禅而住

诸比丘随我欲而静觉与观内心寂静使心专注于一境无觉无观入于依定所生之喜与乐之第二禅而住

诸比丘迦叶亦由欲静觉与观入于二禅而住

诸比丘随我欲而离喜成舍住于正念正心一身感受乐于『贤圣之所谓舍而正念者住于乐』而入于第三禅住

诸比丘迦叶亦随欲而离喜成舍入而于第三禅住

诸比丘随我欲而舍乐舍苦灭前之悦与忧入住于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之第四禅

诸比丘迦叶亦随欲舍弃入于第四禅住

诸比丘随我欲超越一切之色想终尽障碍之想不思惟变异之想入住于所谓『空无边际』之空无边处

诸比丘迦叶亦随欲超越一切色想入住于空无边处

诸比丘随我欲超越一切之空无边处入住于所谓『识无边际』之识无边处[P.212]诸比丘迦叶亦随欲入住于识无边处

诸比丘随我欲超越一切之识无边处入住于所谓『无所有』之无所有处

诸比丘迦叶亦随欲入住于无所有处

诸比丘随我欲超越一切之无所有处入住于非想非非想处

诸比丘迦叶亦随欲入住于非想非非想处

一〇

诸比丘我由欲超越一切之非想非非想处入住于想受灭

诸比丘迦叶亦入住于想受灭

一一

诸比丘随我欲证得种种之神通即以一身成多身以多身成一身或现或没通墙透壁无有障碍穿山恰如行于空中出没大地恰如行于水中涉水不沈恰如行于地上于虚空趺坐经行恰如有翼之鸟彼有大神力有大威德善能以手触摸把握日月以身可到达梵界

诸比丘迦叶亦随欲证得种种之神通以身到达梵界

一二

诸比丘随我欲以清净超人之天耳界得闻人天两界及远近双方之声音

诸比丘迦叶亦随欲以清净天耳界得闻远近双方之声音

[P.213]一三

诸比丘我从欲以自心彻知其他众生与其他人之心如次得知对有贪心者知有贪心对离贪心知离贪心对有恚心者对离恚心者对有痴心者对离痴心者对集注心者对散乱心者对广大心者对非广大心者对有上心者对无上心者对定心者对无定心者对解脱心者对不解脱心者知不解脱心

诸比丘迦叶亦随欲以自心对其他众生与其他人之心如次知之对有贪心者知有贪心对不解脱心者知不解脱心

一四

诸比丘随我欲忆念宿世之种种住处忆念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十万生种种之成劫种种之坏劫种种之成坏劫忆念『于彼处为如是名如是姓如是容貌如是食经受如是苦乐有如是寿量彼由其处没生他处于其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貌如是食经受如是苦乐有如是寿量彼由其处没来生于此处』具如是形相与方处种种宿世之住处

诸比丘迦叶亦随欲忆念种种宿世之住处如忆念一生具如是形相与方处种种之宿世与住处

[P.214]一五

诸比丘随我欲以清净而超越人间之天眼观察众生见众生之死而又生应众生所为之业知有卑与贵美与丑幸与不幸『诸贤此等之众生身具恶行语具恶行意具恶行谤贤圣怀邪见执持邪见业彼等身坏命终后生于苦处恶趣无乐处地狱诸贤此等之众生身具善行语具善行意具善行不谤贤圣不坏正见执持正见业彼等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以如是清净而超越人间之天眼观察众生见众生之死而又生知众生应业而有贱与贵美与丑幸与不幸

诸比丘迦叶亦随欲以清净而超越人间之天眼观察众生应业知幸与不幸

一六

诸比丘我已漏尽对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知入住于实证

诸比丘迦叶亦漏尽对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知实证而入住

第十 止住处

如是我闻一时尊者迦叶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P.215]

尔时尊者阿难清晨著衣持钵诣尊者大迦叶之处

诣已向尊者大迦叶作是言曰「大德迦叶今我等往诣某比丘尼之止住处

「友阿难汝可往汝应多作多有所为

尊者阿难再度白尊者大迦叶曰「大德迦叶今我等往诣某比丘尼之止住处

「友阿难汝可往汝应多作多有所为

尊者阿难三度白尊者大迦叶曰「大德迦叶今我等往诣某比丘尼之止住处

如是尊者大迦叶清晨著衣持钵随尊者阿难之后往诣某比丘尼之止住处诣已就所设之座

尔时众多之比丘尼来诣尊者大迦叶之前诣已礼敬尊者大迦叶坐于一面

对坐于一面之彼等比丘尼尊者大迦叶以法语而教示鼓励使彼等欢喜

尊者大迦叶对彼等比丘尼以法语教示鼓励使之欢喜即起座而去

[P.216]一〇

尔时偷罗低舍比丘尼不喜發出不喜之语「如何尊者大迦叶于鞞提诃圣者之尊者阿难面前思惟欲说法耶恰如针商人于针师之前思惟欲卖针尊者大迦叶于鞞提诃圣者之尊者阿难面前思惟欲说法耶

一一

尊者大迦叶闻得偷罗低舍比丘尼所作之此语

一二

尔时尊者大迦叶如是言尊者阿难曰「友阿难我为针商人汝为针师耶或我为针师汝为针商人耶如何

「大德迦叶请当忍耐女人乃愚者

一三

「友阿难汝来僧伽不得如上追究汝

阿难汝对此作如何思惟耶

一四

汝亦依世尊赍身亲近比丘僧伽耶如何——『诸比丘随我欲离欲离不善法有觉有观而由远离生喜与乐入住于初禅诸比丘阿难亦随欲离欲离不善法有觉有观而由远离生喜与乐入住于初禅』」

「大德无此事

一五

「友我依世尊赍身亲近比丘僧伽『诸比丘随我欲离欲离不善法有觉有观而由远离生喜与乐住于初禅诸比丘迦叶亦随欲离欲离不善法入住于初禅』」

一六~二九

九次第定及五通之略说亦复如是

[P.217]三〇

「友阿难汝对此作如何思惟汝亦依世尊赍身亲近比丘僧伽耶『诸比丘我已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住于自知实证诸比丘阿难亦漏尽无漏对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住于自知实证』」

「大德无此事

三一

「友我依世尊赍身亲近之比丘僧伽『诸比丘我已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住于自知实证诸比丘迦叶亦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住于自知实证』」

三二

「友今如有人思惟以多罗树之一叶可掩得高七肘或七肘半之象然彼得思惟能掩我之六通耶

三三

然则偷罗低舍比丘尼终由梵行退没矣

第十一 衣

一时尊者大迦叶住王舍城之竹林粟鼠养饵所

尔时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等共游于南山

尊者阿难有约三十之同住比丘舍学还俗完全唯是童子

[P.218]

尊者阿难随欲游方于南山近至王舍城竹林粟鼠养饵所之大迦叶之前近至已礼敬尊者大迦叶坐于一面

大迦叶言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难曰「友阿难对世尊之在俗所施设之三食有几何福利耶

「大德迦叶对世尊之在俗施设之食有三种福利为制恶戒之比丘为使敬虔之比丘住于安乐为使恶欲之徒党不破僧伽不恼在俗大德迦叶此等三种福利为世尊对在俗所施设之三食福利

「友阿难如何汝与于诸根不守于食无节制于夜坐不虔诚之此等年少比丘相共游方耶想来汝是践踏谷物之徘徊者想来汝为害良家之徘徊者阿难汝之徒众被破坏汝之年少徒众被消灭此年少之童子不知量

「大德迦叶我头发亦呈灰白矣然今日我等仍为尊者大迦叶尚未除却童子之语

[P.219]

「友阿难如何汝与于诸根不守于食不节制于夜坐不虔诚之此等年少比丘相共游方耶想来汝为践踏谷物而徘徊者想来汝为害良家之徘徊者阿难汝之徒众被破坏汝之年少徒众被消灭此年少之童子不知量

一〇

偷罗难陀比丘尼闻尊者大迦叶对鞞提诃圣者之尊者阿难以童子之语予以责咎

一一

时偷罗难陀比丘尼不喜而出不喜之语「如何曾为异学之尊者大迦叶对鞞提诃圣者之尊者阿难思惟欲以童子语责咎耶

一二

尊者大迦叶闻偷罗难陀比丘尼所作之此语

一三

尔时尊者大迦叶对尊者阿难作如是言曰「友阿难偷罗难陀比丘尼是作无谋无思虑之语我剃发著袈裟衣由在家出家而为无家除世尊应供正等觉者外不认其他之师

一四

我曾于在俗时生此念『在俗之生活障多亦为尘垢之道出家则如露天住家欲能令定而成一向圆满行一向清净之梵行则甚难我宁剃发著袈裟衣由家出家而为无家

[P.220]一五

我于〔今〕后将衣截断为僧伽梨从世间阿罗汉之列剃发著袈裟衣由在家出家而为无家

一六

如是则出家行半途于王舍城与那罗(聚落)中间谒见坐于多子庙之世尊谒见已我作此念『实欲我所谒见之师则只仅所见之世尊实欲我所谒见善逝只仅所见之世尊实欲我所谒见之正等觉只仅所见之世尊

一七

我稽首世尊之足向世尊白是言『大德世尊为我之师我为世尊之弟子

一八

如是白已世尊对我作是言『迦叶如是心具足而不知一切即谓「我知」不见而谓「我见」如是之弟子彼之头将破裂迦叶我对知而谓「我知」对见而谓「我见」

一九

迦叶然则汝应如是学「先对长老年少中老以住大惭愧」迦叶汝应如是学

二〇

迦叶汝应如是学「我之欲闻基于任何善法一切皆以其义饶益思惟皆以心屡屡思考以倾耳闻法」迦叶汝应如是学

二一

迦叶汝应如是学「当于我身伴喜之念为不可舍」迦叶汝应如是学

二二

彼时世尊对我作此等之教诫后由座起立而去

[P.221]二三

我七日之间有漏食依信所施与之食于第八日证得智

二四

时世尊由路中来至一大树下

二五

时我以衣服之僧伽梨叠为四叠设座白世尊曰『大德世尊为我长夜之利益幸福请坐于此处

二六

世尊坐所设之座

二七

世尊落座而对我作是言曰『迦叶此衣服僧伽梨甚为柔软

『大德世尊为哀怜请纳受我之衣服僧伽梨

二八

『迦叶汝受我所著用之粗布粪扫衣耶

『大德世尊我愿受受世尊所著用之粗布粪扫衣

二九

如是我以柔软之僧伽梨奉献世尊我亦受用世尊所著用之粗布粪扫衣

三〇

若欲正为世尊之子嗣子由世尊之口生由法生法之化生法之相续者谓受用世尊所著用之粗布粪扫衣者则我正为世尊之子嗣子由世尊之口生由法生法之化生法之相续者谓受用世尊所著用之粗布粪扫衣者

[P.222]三一

随我欲而离欲离不善法有觉有观而由远离生喜与乐而入住于初禅

三二~四六

随我欲而九次第定五通之解说亦复如是

四七

我已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住于自知实证

四八

今如有人欲以多罗之一叶思惟可掩得高七肘或七肘半之象然则彼得思惟能掩得我之六通耶

四九

然则偷罗难陀比丘尼将退没梵行

第十二 死后

尔时尊者大迦叶与尊者舍利弗住于波罗奈之仙人堕处鹿野苑

尔时尊者舍利弗暮时由宴坐起走近尊者大迦叶礼而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尊者舍利弗向尊者大迦叶作如是言曰「友迦叶如来死后是存在者耶如何

「友如来死后是存在者世尊不说

「友如来死后为非存在者耶如何

「友如是如来死后为非存在者世尊亦不说

[P.223]

「友如来死后为存在非存在者耶如何

「友如是如来死后为存在非存在者世尊亦不说

「友如来死后为非存在非不存在耶如何

「友如是如来死后为非存在非不存在世尊亦不说

「友世尊何故不说此事耶

「友此事亦非自己之利益亦非为梵行亦非为厌离亦非为离贪亦非为灭为寂静为胜智为菩提为到达涅槃故世尊不说于此

「友然则世尊所说为何耶

「友世尊说『此是苦』世尊说『此为苦之集』世尊说『此为苦之灭』世尊说『此为趣苦灭之道』」

「友何故世尊说此耶

「友此事乃自己之利益是为梵行为厌离为离贪为灭为寂静为胜智为菩提为涅槃故世尊乃说此

第十三 像法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大迦叶来诣世尊之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

[P.224]

坐于一面之尊者大迦叶白世尊言「大德依如何之因如何之缘于前学者则少而多数比丘得立智耶大德又依如何因如何缘于今学者则多而少数比丘少得立智耶

「迦叶此为如是众生衰正法将灭之时学者则多少数比丘得立智

迦叶只要正法之未灭像法之世则不生迦叶像法之世生时则有正法之灭

迦叶譬如只要金之不灭则偽金之世不生迦叶偽金之世生时乃有金之灭

迦叶同此只要正法之未灭则像法之世不生迦叶像法之世生时则有正法之灭

八~一一

迦叶地界不能令正法灭水界不能令正法灭火界风界不能令正法灭

一二

于是彼等愚人之生时能令此正法灭

一三

迦叶譬如船之先沈迦叶如是正法不应有灭

一四

迦叶有此等五正法之混乱有灭之退法五者何耶

一五

迦叶于此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不尊重师住不随顺[P.225]尊重法住不随顺不尊重僧伽住不随顺不尊重学住不随顺不尊重定住不随顺

迦叶此等之五退法为正法之混乱与灭

一六

迦叶此等之五退法为正法之确立不混乱不灭者五者何耶

一七

迦叶于此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尊重师住随顺尊重法住随顺尊重僧伽住随顺尊重学住随顺尊重定住随顺

一八

迦叶此等之五法为正法之确立不混乱不灭

此颂曰

满足与无愧     月喻入在俗
老与三教诫     言定与胜智
止住处与衣     死后与像法

校注

杂阿含四一(大正藏二二九九c)別杂六(大正藏二四一四a)及月喻经(大正藏二五四四b) 杂阿含四一(大正藏二三〇〇a)及別杂六(大正藏二四一四c) 入在家原文有 kulūpako 应为 kulupago 才对 杂阿含四一(大正藏二三〇一c)及別杂六(大正藏二四一六b) 杂阿含四一(大正藏二三〇〇b)及別杂六(大正藏二四一五a)及增一阿含三一(大正藏二六七三b) 第七第八离阿含四一(大正藏二三〇〇c)及別杂六(大正藏二四一五b) 原本为一三及一四之误以下之号码顺次有一倒置 杂阿含四一(大正藏二三〇二a)及別杂六(大正藏二四一六c) 原本一四误为一三以顺次有一倒置 杂阿含四一(大正藏二三〇二a)及別杂六(大正藏二四一七a) 鞞提诃之圣者 是第二世尊为尼众所嘉之尊称 杂阿含四一(大正藏二三〇二c)及別杂六(大正藏二四一七c) 漏(sāṇa)注为 sakileso 依信所与之食 原文虽有 raṭṭhapiṇḍa今依原注 杂阿含三二(大正藏二二二六a)及別杂六(大正藏二四一九a) 杂阿含三二(大正藏二二二六b)及別杂六(大正藏二四一九b)
[A1] 者【CB】[-]【南传】
[A2] 护【CB】户【南传】
[A3] 护【CB】户【南传】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相应部经典(卷16)
关闭
相应部经典(卷16)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