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女人相应
第一 中略品 第一
〔一〕第一 可意不可意
※二
「诸比丘!具五支之女人,于男人为甚不可意。何等之五支耶?容貌不好、无财产、无戒德、懒惰、不为男子得儿。诸比丘!具此等五支之女人,为男人甚不可意。
三
诸比丘!具五支之女人,男人甚为可意。何等之五支耶?容貌好、有财产、有戒德、巧妙而不懒惰、为男子而得儿。诸比丘!具此等五支之女人,男人甚可意。」
〔二〕第二 可意不可意
※二
「诸比丘!具五支之男人,于女人为甚不可意。为何等之五支耶?容貌不好、无财产、无戒德、懒惰、不为彼女得儿。诸比丘!具此等五支之男子,于女人为甚不[P.239]可意。
三
诸比丘!具五支之男子,于女人甚为可意。何等之五支耶?容貌好、有财产、有戒德、巧妙而不懒惰、为彼女而得儿。诸比丘!具此等五支之男子,于女人为甚可意。」
〔三〕第三 特殊
※二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特殊之痛苦。于此,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何等为五耶?
三
诸比丘!女人年轻嫁于他家,离別亲族。诸比丘!此为女人第一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四
复次,诸比丘!女人为有经水者。诸比丘!此为女人第二特殊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五
复次,诸比丘!女人为怀胎者。诸比丘!此为女人第三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六
复次,诸比丘!女人有分娩。诸比丘!此为女人第四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七
复次,诸比丘!女人奉侍男子。诸比丘!此为女人第五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八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P.240]〔四〕第四 三法
※二
「诸比丘!具三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是何等之三法耶?
三
于此有女人,早晨以充满悭贪之心住于家庭,日中以充满嫉妒之心住于家庭,日暮以充满染欲之心住于家庭。
四
诸比丘!具此等三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
(阿难律 一 黑分)
※二
时,尊者阿那律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那律,向世尊曰:「大德!于此,余以比人更殊胜之清净天眼,见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大德!具几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耶?」
〔五〕第一 有忿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何等之五法耶?
五
无信、无惭、无愧、有忿、智劣是。
[P.241]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
〔六〕第二 有恨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有恨、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七〕第三 有嫉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有嫉、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八〕第四 有悭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有悭、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P.242]〔九〕第五 犯行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犯行、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一〇〕第六 戒劣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戒劣、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一一〕第七 寡闻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寡闻、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一二〕第八 懈怠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五
无信、无惭、无愧、懈怠、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一三〕第九 忘念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
[P.243]五
无信、无惭、无愧、忘念、智劣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
〔一四〕第十 五禁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何等之五法耶?
五
夺生命、不与而取、于诸欲邪行、妄语、用谷酒、花酒之狂醉放逸事。
六
阿那律!具此种五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
第二 中略品 第二
〔阿那律 二 白分〕
※二
时,尊者阿那律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那律,白世尊曰:「大德!于此,余以比人更殊胜清净之天眼,见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大德!具几种法之女人,于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耶?」
〔一五〕第一 无忿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何等之五法耶?
五
有信、有惭、有愧、无忿、智者是。
[P.244]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一六〕第二 无恨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何等之五法耶?
五
有信、有惭、有愧、无恨、智者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一七〕第三 无嫉
※四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何等之五法耶?
五
有信、有惭、有愧、无嫉、智者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一八〕第四 无悭
※五
「……无悭、智者是。」
〔一九〕第五 无犯行
※五
「……无犯行、智者是。」
〔二〇〕第六 持戒
※五
「……持戒者,智者是。」
〔二一〕第七 多闻
※五
「……多闻、智者是。」
〔二二〕第八 精进
※五
「……起精进,智者是。」
[P.245]〔二三〕第九 有念
※五
「 ……念现在前,智者是。
六
阿那律!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二四〕第十 五戒
※五
「阿那律!具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何等之五耶?离夺生命、离不与取、于诸欲离邪行、离妄语、离谷酒、花酒之狂醉放逸事。
六
阿那律!此等五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二之中略品〔终〕
此摄颂曰:
[P.246]第三 第三品
〔二五〕第一 无所畏
※二
「诸比丘!此等五者,为女人之力。何者为五耶?是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之力。诸比丘!此等五者,为女人之力。
三
诸比丘!具此等五力之女人,无所畏而住于家。」
〔二六〕第二 抑制
※二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之力。何者为五耶?是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之力。诸比丘!此等之五为女人之力。
三
诸比丘!具此等五力之女人,抑夫而住于家。」
〔二七〕第三 克服
※二
「诸比丘!此等五者,为女人之力。何者为五耶?是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人之力。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之力。
三
诸比丘!具此等五力之女人,克服于夫而存也。」
〔二八〕第四 单一
※二
「诸比丘!具一力之男子、克服女人而生存。如何为一力耶?主权之力是。
三
诸比丘!依主权之力所克服之女人,亦不护容色之力、亦不护财产之力、亦不护亲族之力、亦不护儿之力、亦不护戒德之力。」
[P.247]〔二九〕第五 部分
※二
「诸比丘!此等五者,为女人之力。何者为五耶?是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之力。
三
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而不具财产力之女人,如是其部分不满。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而又具财产之力,如是彼女即满其部分也。
四
诸比丘!具容色力与财产力,而不具亲族力之女人,是其部分之不满。诸比丘!女人具容色力、财产力、亲族力故,如斯彼女则满其部分。
五
诸比丘!具容色力、财产力、亲族力、而不具儿力之女人,是其部分之不满。诸比丘!女人具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故,如是彼女则满其部分。
六
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而不具戒德力之女人,如是其部分之不满。诸比丘!女人具有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之力故,如是彼女则满其部分。
七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之力。」
〔三〇〕第六 放逐
※二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之力。何者为五耶?是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之力。
[P.248]三
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而不具戒德力之女人,亲族将之放逐,不令住家。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财产之力而不具戒德力之女人,亲族将之放逐,不令住家。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而不具戒德力之女人,亲族将之放逐,不令住家。诸比丘!具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而不具戒德力之女人,亲族将之放逐,不令住家。
四
诸比丘!具戒德之力,而不具容色之女人,亲族令之住家,而不放逐。诸比丘!具戒德之力,而不具财产力之女人,亲族令之住家而不放逐。诸比丘!具戒德之力,而不具亲族力之女人,亲族令之住家而不放逐。诸比丘!具戒德之力,而不具儿力之女人,亲族令之住家而不放逐。
五
诸比丘!此等五者为女人之力。」
〔三一〕第七 因
※二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之力。何者为五耶?是容色之力、财产之力、亲族之力、儿之力、戒德之力。
三
诸比丘!女人以容色之力为因,或以财产之力为因,或以亲族之力为因,或以儿力为因,身坏命终后,不生于善趣、天界。
四
诸比丘!女人以戒德之力为因,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
五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之力。」
[P.249]〔三二〕第八 位处
二
「诸比丘!此等五种之位处,乃不修善业之女人所难得者。何者为五耶?
三
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此为不修善业之女人难得之第一位处。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嫁于适当之家。』此为不修善业之女人,难得之第二位处。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嫁于适当之家,夫无他妻住于家。』此为不修善业之女人,难得之第三位处。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嫁于适当之家,夫无他妻住于家而举儿。』此为不修善业之女人,难得之第四位处。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嫁于适当之家,夫无他妻住于家,举儿,克服于夫而住者。』此为不修善业之女人,难得之第五位处。诸比丘!此等为不修善业之女人,所难得之五种位处。
四
诸比丘!此等五种之位处,为已修善业之女人所易得者。何者为五耶?
诸比丘!『我出生于适当之家。』此为已修善业之女人,易得之第一位处。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嫁于适当之家。』此为已修善业之女人,易得之第二位处。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嫁于适当之家,夫无他妻住于家。』此为已修善业之女人,易得之第三位处。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嫁于适当之家,夫无他妻住于家,举儿。』此为已修善业之女人,易得之第四位处。诸比丘!『我生于适当之家,[P.250]嫁于适当之家,夫无他妻住于家,举儿,克服于夫而住者。』此为已修善业之女人,易得之第五位处。
诸比丘!此等为已修善业之女人,易得之五种位处也。」
〔三三〕第九 无所畏
※二
「诸比丘!具五法之女人,无所畏而住于家。何者为五耶?
三
乃离夺生命、离不与取、离诸欲邪行、离妄语、离用谷酒、花酒、狂醉放逸之事。
四
诸比丘!具此等五种法之女人,为无所畏而住于家。」
〔三四〕第十 增长
※二
「诸比丘!圣女弟子依五种增长而增圣女弟子,因圣之增长而增长,得身之极精者,得最良者。何等为五耶?
三
依信而增长,依戒而增长,依闻而增长,依施舍而增长,依智而增长。
四
诸比丘!依此等五种增长而增长之圣女弟子,依圣之增长而增长,得身之极精进者,得最良者。
于此,依信或依戒而增长,依智、依舍施,或依闻两处增长,如是持戒之信女,于此,已得最精。」
[P.251]女人相应之三品
其摄颂曰:
校注
a-sapati「无伴夫之妻者」,意为夫之唯一之妻。(CBETA 按:汉译南传大藏经此页对应之注标与章节校注内容不符,故今将此处修订为注标。) Puttavatī assaṁ「无儿之女人」。【经文资讯】《汉译南传大藏经》第 16 册 No. 6 相应部经典(第35卷-第41卷)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0-12-26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汉译南传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OCR,智光法师提供,祥因法师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