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3]第四 恶魔相应

第一 恶魔品

〔一〕第一 苦业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初成正觉时住优留毘罗林之尼连禅河边阿阇波罗尼俱律陀树下

世尊独坐静观而作如是思念「我今实已脱离彼苦行善哉我今实已脱离彼无利益之苦行善哉证得坚毅正念菩提

尔时恶魔波旬知世尊心之所念而来诣世尊处诣已以偈白世尊曰

若无离苦行     清净青年众
踌躇离净道     不净思为净

尔时世尊知是恶魔波旬以偈答恶魔波旬曰

不死等苦行     知无一切利
如陆舟舻舵     一切无护益
修戒及定慧     此乃菩提道
我达无上净     破坏者汝败

尔时恶魔波旬苦恼而曰「世尊已知我善逝已知我」即萎身没于彼处

〔二〕第二 象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初成正觉时住优留毘罗林之尼连禅河边阿阇波罗尼俱律陀树下

[P.104]

尔时世尊暗夜坐于露地雨丝霏霏而下降

尔时恶魔波旬欲令世尊生起恐怖毛发竖立乃化作大象王来诣世尊前

彼头实如大黑岩其牙如净银其鼻如大锄柄

世尊知此恶魔波旬而以偈言恶魔波旬曰

作净不净相     汝之轮回长
波旬汝可去     破坏者汝败

恶魔波旬苦恼而曰「世尊已知我善逝已知我」即萎身没于其处

〔三〕第三 净

〔尔时世尊〕住优留毘罗林

尔时世尊暗夜坐于露地雨丝霏霏下降

恶魔波旬欲令世尊生起恐怖毛发竖立来诣世尊坐处

诣已于世尊之近处以显或高或下之种种净不净形相

世尊知是恶魔波旬以偈言恶魔波旬曰

作净不净相     汝之轮回长
波旬汝可去     破坏者汝败
依身语及意     人人善调魔
无行恶魔配     非恶魔弟子

恶魔波旬乃至苦恼萎身于其处

[P.105]〔四〕第四 系蹄(其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波罗奈仙人堕处鹿野苑于此世尊呼诸比丘「诸比丘」彼等诸比丘亦奉答世尊「唯然世尊

世尊乃宣说「诸比丘我依正思惟我依正精进实证到达无上解脱诸比丘汝等亦依正思惟正精进亦实证到达无上解脱

恶魔波旬来诣世尊处诣已以偈言世尊曰

汝为天与人     恶魔系蹄缚
汝缚恶魔绳     沙门难逃我

〔世尊〕我脱天与人     恶魔系蹄缚
我解恶魔缚     破坏者汝败

恶魔波旬乃至形体没于其处

〔五〕系蹄(其二)

尔时世尊住波罗捺仙人堕处鹿野苑于此世尊呼「诸比丘」彼等诸比丘「唯然世尊」以奉答世尊

世尊曰「诸比丘我解脱天人等所有之系蹄诸比丘汝等亦解脱天人等所有之系蹄诸比丘为众人之利益幸福以怜悯世间为人天之利益幸福以游[P.106]二人勿走一条路诸比丘说具初善中善终善之文与义之法说一切圆满清净之梵行有众生生来不少尘垢不闻法亦得令灭彼等应是知解法者诸比丘我亦为说法而诣优留毘罗将军村

恶魔波旬诣世尊前诣已以偈言世尊曰

汝为天与人     恶魔系蹄缚
汝缚恶魔绳     沙门难逃我

〔世尊〕我脱天与人     恶魔系蹄缚
我解恶魔缚     破坏者汝败

〔六〕第六 蛇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栗鼠养饵所

尔时世尊暗夜中坐于露地雨丝霏霏下降

恶魔波旬欲使世尊生起恐怖毛发竖立化作大蛇王相来诣世尊前

其躯体大如木舟其头如酒屋之箕其两眼如拘萨罗国之铜钵其口如雷鸣出电光吐舌其呼吸声如铁工之火具音

世尊知是恶魔波旬以偈语恶魔波旬曰

空舍自制御     胜哉彼牟尼
于此行放弃     如是相应彼
[P.107]野兽之往来     蚊虻毒蛇多
充满诸恐怖     大圣行空舍
无有损一毛     虚空裂地震
生者皆恐吓     纵向于胸位
投掷利猛枪     诸佛不被护

恶魔波旬「世尊已知我善逝已知我」即形体没其处

〔七〕第七 睡眠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栗鼠养饵所

尔时世尊其当夜多作露地经行后将晓洗足入室盘腿起思惟于正念正心时而作师子卧

恶魔波旬来诣世尊前诣已以偈语世尊曰

何故睡眠耶     睡眠为何故
今何如眠死     空舍为眠乎
日已高上升     何以睡眠乎

〔世尊〕破爱贪著网     何处均无惑
一切有依尽     觉者于睡眠
恶魔汝何为

〔八〕第八 欢喜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恶魔波旬来诣世尊前诣已向世尊唱此偈曰

[P.108]有子依子喜     牛主依牛喜
人喜依所依     无依则无喜

〔世尊〕有子依子悲     牛主依牛悲
人喜悲所依     无依则无悲

恶魔波旬「世尊已知我善逝已知我」形体即没于其处

〔九〕第九 寿命(其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栗鼠养饵所

于此世尊呼诸比丘「诸比丘」彼诸比丘以「唯然世尊」奉答世尊

世尊曰「诸比丘此人寿命短不可不行于未来不可不为善不可不行梵行生者无不死诸比丘则长寿者亦少多于百岁

恶魔波旬诣世尊前诣已以偈白世尊曰

人寿实甚长     善人莫轻此
如饱乳赤子     死即岂不来

〔世尊〕人寿实甚短     善人应轻此
如人遇燃发     死者岂不来

恶魔波旬乃至没于其处

〔一〇〕第十 寿命(其二)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

世尊曰「诸比丘人类寿命短不可不行未来不可不为善不可不行梵行生者无不死诸比丘则长寿者亦少多于百岁

恶魔波旬来诣世尊前诣已以偈白世尊曰

[P.109]日夜犹未逝     寿命亦未尽
如轮轴回转     人命亦轮逝

〔世尊〕日夜之过逝     寿命亦将尽
如小河水竭     人寿命亦灭

恶魔波旬苦恼以「世尊已知我善逝已知我」而萎身隐没于其处

此嗢陀南

苦业之与象     净系蹄等二
蛇睡眠欢喜     寿命又为二

第二 恶魔品

〔一一〕第一 岩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灵鹫山

尔时世尊暗夜中坐于露地雨丝霏霏下降

恶魔波旬欲令生恐怖毛发竖立以诣世处诣已于世尊不远之处以碎大石岩

世尊知是恶魔波旬以偈谓恶魔波旬曰

犹如灵鹫山     虽震动一切
正解脱佛陀     丝毫不动摇

恶魔波旬苦恼以「世尊已知我善逝已知我」而萎身没形于其处

〔一二〕第二 狮子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世尊为大会众所围绕而说法

[P.110]

恶魔波旬作如是思惟「此沙门瞿昙为大会众所围绕而说法我宁可昏昧诸人眼目以往诣沙门瞿昙

恶魔波旬诣世尊处诣已以偈言世尊曰

任何大众前     敢如是无畏
作师子吼耶     此处角力士
乃汝之敌手     既胜汝曾思

〔世尊〕大雄众会前     欢喜依无畏
如来得十力     超离世爱著

恶魔波旬苦恼以「世尊已知我善逝已知我」萎身没形于其处

〔一三〕第三 岩石之破片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摩达屈阇之鹿野苑

尔时世尊其足被石片所伤世尊足痛苦痛不快世尊正念正心以克服忍耐

恶魔波旬来诣世尊处诣已以偈言世尊曰

懒惰于寝眠     耽著作诗耶
汝为事不多     独自离市里
住何寝意卧

〔世尊〕非依懒惰卧     亦非作诗卧
离愁我事了     独自离市里
我哀怜一切     有情以为卧
以箭贯串胸     心脏逆猛烈
[P.111]受伤亦在眠     我为无伤者
何故不成眠     觉之无踌躇
眼之无恐怖     日夜无悔苦
不见逆世间     怜诸有情卧

恶魔波旬苦恼以「世尊已知我善逝已知我」而萎身隐形没于其处

〔一四〕第四 非相应

尔时世尊住拘萨罗国名一苇村之婆罗门村尔时世尊受在家大众所围绕而说法

恶魔波旬作如是思惟「今沙门瞿昙受在家大众所围绕而说法我宁可昏昧诸人眼目以诣沙门瞿昙

恶魔波旬诣世尊处诣已以偈言世尊曰

所谓以教他     于汝不相应
若为行此者     勿为贪嗔缚

〔世尊〕依利益哀怜     正觉者教他
如来实解脱     如是贪嗔者

恶魔波旬乃至隐形没于其处

〔一五〕第五 意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恶魔波旬来诣世尊处诣已以偈言世尊曰

意之驰骋转     虚空挂系蹄
我系蹄缚汝     沙门未脱我

〔世尊〕色声香味触     是等五境乐
于此我不欲     破坏者汝败

恶魔波旬乃至隐形没于其处

[P.112]〔一六〕第六 钵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尔时世尊以五取蕴为诸比丘说法教示奖励令欢喜彼等诸比丘理解思惟注心倾耳谛听于法

恶魔波旬作如是思惟「今沙门瞿昙以五取蕴为诸比丘说法教示奖励令欢喜彼等诸比丘理解思惟注心倾耳谛听于法我宁可为昏昧彼等眼以诣沙门瞿昙

尔时为〔晾乾〕众多诸钵而置于露地

恶魔波旬化作牡牛之形以近其钵

一比丘语于另一比丘曰「比丘比丘此牡牛将破此钵

如是言时世尊言此比丘曰「比丘此非牡牛此为昏昧汝等眼目之恶魔波旬

世尊知是恶魔波旬以偈告恶魔波旬曰

色受乃至想     识行等非我
亦非是我所     于此离贪著
离贪心平安     以超诸结缚
何处求此人     魔军寻不得

恶魔波旬乃至隐形没于其处

〔一七〕第七 处

尔时世尊住毘舍离大林重阁讲堂

[P.113]

尔时世尊以六触处为诸比丘说法教示奖励令欢喜彼等诸比丘理解思惟注心倾耳谛听于法

恶魔波旬作如是思惟「此沙门瞿昙以六触处为诸比丘说法教示奖励令欢喜彼等诸比丘理解思惟注心倾耳谛听于法我宁可昏昧彼等眼目以诣沙门瞿昙

恶魔波旬来诣世尊处诣已于世尊之不远处号大恐怖声如大地破裂

一比丘谓于另一比丘曰「比丘比丘此大地会破裂

如是语时世尊告彼比丘曰「比丘此非大地之破裂此乃恶魔波旬为来昏昧汝等眼目

世尊知是恶魔波旬以偈告恶魔波旬曰

色声香及味     触等一切法
乃世恐怖饵     迷乱诸世人
佛弟子正念     超越恐怖饵
超脱恶魔领     光辉如太阳

恶魔波旬乃至隐形没于其处

〔一八〕第八 团食

尔时世尊住摩揭陀国名五苇村之婆罗门村

[P.114]

其时五苇婆罗门村青年男女等举行互换礼物式典

世尊清晨持钵著衣入五苇婆罗门村乞食

五苇村婆罗门家主等为恶魔波旬所执取「沙门瞿昙不予得食

世尊入(村)乞食时清洗其钵而归

恶魔波旬来诣世尊处诣已白世尊曰「沙门得食耶不得耶

「如我之不得食岂非汝波旬之所为

「然则世尊再入五苇婆罗门村如得食应是我为

侵犯于如来     恶魔生不德
波旬恶不实     汝如何思惟
即无有所得     我等亦乐住
犹如光音天     我等喜为食

时恶魔波旬乃至隐形没于其处

〔一九〕第九 农夫

舍卫城因缘尔时世尊〔对诸比丘〕说涅槃法教示奖励令欢喜彼等诸比丘理解思惟注心倾耳谛听于法

[P.115]

恶魔波旬生是思惟「今沙门瞿昙说涅槃法教示奖励令欢喜彼等诸比丘理解思惟全心倾耳谛听于法我宁可昏昧彼等眼目以诣沙门瞿昙

时恶魔波旬化作农夫肩扛大锄持赶牛棒散发衣大麻粗布足涂泥浆而诣世尊处诣已白言世尊曰

「沙门见牡牛否

「波旬牡牛于汝有何用

「沙门眼是我有色是我有眼触之识处是我有沙门去往何处汝能脱我否沙门耳是我有声是我有乃至沙门鼻是我有声是我有乃至沙门舌是我有味是我有乃至沙门身是我有触是我有乃至沙门意是我有法是我有意触之识处是我有沙门去往何处能脱我否

「波旬眼是汝有色是汝有眼触之识处是汝有波旬无眼无色无眼触之识处者则非汝之行处

波旬耳是汝有声是汝有〔乃至〕

波旬鼻是汝有香是汝有〔乃至〕

[P.116]一〇

波旬舌是汝有味是汝有〔乃至〕

一一

波旬意是汝有法是汝有意触之识处是汝有波旬无意无法无意触之识处则非汝之行处

一二

〔恶魔〕此云我有者     是云此有我
若汝意于此     沙门未脱我

一三

〔世尊〕不去此有我     不云此是我
恶魔如是知     汝不见我道

一四

恶魔波旬乃至隐形没于其处

〔二〇〕第十 统治

尔时世尊住拘萨罗国雪山森林小屋

世尊独作静观作如是思念「能不杀不害不胜不令胜不悲不念悲以行如法不行〔非法〕否

恶魔波旬知世尊之所念来诣世尊处白世尊曰「世尊世尊自为统治善逝不自杀不害不胜不令胜不悲不令悲行如法统治

「波旬汝见于何者如是云我『世尊自行统治乃至如法统治』」

「世尊世尊修习四如意足无如乘用之车无立处常行惯行圆满若世尊欲以雪山山王为金应予决心令山为金

[P.117]

〔世尊〕光耀之金山     即有倍黄金
难满一人欲     知是人正行
见苦原因者     如何倾爱欲
依知世结缚     众人学解脱

恶魔波旬苦恼以「世尊已知我善逝已知我」萎身隐形没于其处

此嗢陀南

岩狮岩破片     非是相应意
钵处及团食     农夫统治十

第三 恶魔品

〔二一〕第一 多数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释迦族之尸罗越底

尔时众多比丘住于世尊不远之处不放逸虔诚精进

恶魔波旬化作一老婆罗门相结发著羚羊背皮衣背曲如垂木咽喉呴呴响鸣执郁昙钵罗树杖来诣诸比丘处诣已谓诸比丘曰「诸大德盛壮发黑具是青春为人生之第一期未味爱欲而出家诸大德先享受人之爱欲勿放弃现前以追隔时者

「婆罗门我等非放弃现前以追隔时者婆罗门我等乃放弃隔时者以追遂现前者婆罗门爱欲为隔时物多苦多恼凶祸亦越强烈此法乃现前物而非隔时世尊宣说可谓来见者即导向涅槃识者应各所应知

[P.118]

如是言已恶魔波旬乃垂头卷舌现三皱于额头抱杖而去

彼等诸比丘诣世尊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一面坐已之彼等诸比丘以此白世尊

「世尊于此我等住离世尊不远不放逸虔诚精进世尊有一老婆罗门结发著羚羊背皮衣背曲如垂木咽喉之呼吸呴呴响鸣执郁昙钵罗树杖诣我等住处诣已以此白我等曰『诸大德盛壮发黑具足青春为人生第一期未味爱欲而出家诸大德先享受人之爱欲勿弃现前以追隔时物

世尊作如是言已我等即谓婆罗门『婆罗门我等非弃现前以追隔时婆罗门我等乃放弃隔时以追现前婆罗门爱欲是隔时物多苦多恼凶祸亦越强烈此法于现前非隔时世尊宣说可谓来见者即导向涅槃识者应各所应知

世尊作如是言已彼婆罗门即垂头卷舌现三皱于额头抱杖而去

一〇

「诸比丘此非婆罗门此乃恶魔波旬为来昏昧汝等之眼目

一一

世尊了知此义是时即唱此偈曰

若人见苦因     如何倾爱欲
知依世结缚     人应学解此

[P.119]〔二二〕第二 三弥提

尔时世尊住释迦族之尸罗越底

尊者三弥提住离世尊不远不放逸虔诚精进

尊者三弥提于独坐静观作如是思念「我师乃应供者正等觉者我实得大利益我如是于善说之律与法出家我实得大利益我之同梵行者乃诸善人之持戒者我实得大利益

恶魔波旬知尊者三弥提心之所念来诣尊者三弥提住处诣已于尊者三弥提之不远处作大恐怖声宛如大地破裂

尊者三弥提诣世尊住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一面已尊者三弥提以此告世尊曰

「世尊我于独坐静观作如是思念『我师乃应供者正等觉者我实得大利益我于善说之律与法出家我实得大利益我同梵行者诸善人之持戒者我实得大利益』世尊〔此时〕于离我不远处作大恐怖声宛如大地破裂

「三弥提此非大地之破裂此乃恶魔波旬为来昏昧汝等眼目者三弥提汝于此行不放逸虔诚精进而住

[P.120]

「唯然世尊」尊者三弥提奉答世尊礼敬世尊右绕而去

复次尊者三弥提不放逸虔诚精进而住复次尊者三弥提于独坐静观作如是思念「我师乃应供者正等觉者乃至诸善人之持戒者我实得大利益」复次恶魔波旬知尊者心所思念乃至宛如大地破裂

一〇

尊者三弥提知此乃恶魔波旬以偈语恶魔波旬曰

我依于信仰     由家而出家
正念与智慧     于我眼目醒
我心乃澄静     若随所意欲
将为何状态     令我无恐怖

一一

恶魔波旬苦恼以「三弥提比丘已知我」萎身隐没于其处

〔二三〕第三 瞿低迦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栗鼠养饵所

尔时尊者瞿低迦住伊师耆利山麓之黑曜岩

尊者瞿低迦不放逸虔诚精进而住得一时之心解脱尊者瞿低迦退转其一时之心解脱

复次尊者瞿低迦不放逸虔诚精进而住得一时之心解脱尊者瞿低迦又退转其一时之心解脱

[P.121]五~八

三次〔乃至〕四次〔乃至〕五次〔乃至〕六次尊者瞿低迦不放逸虔诚精进而住得一时之心解脱尊者瞿低迦六次退转其一时之心解脱

尊者瞿低迦七次不放逸虔诚精进而住得一时之心解脱

一〇

尊者瞿低迦作如是思念「我至六次退转一时之心解脱我宁可将执剑

一一

恶魔波旬知尊者瞿低迦心之所念诣于世尊处诣已以偈语世尊

辉耀神通誉     大雄大智慧
离诸怖畏者     礼奉卿足下
大雄之胜死     卿弟子想死
以死是期望     光明主止此
世尊喜于教     卿之弟子者
如何未达证     有学而为死

一二

其时尊者瞿低迦执剑

一三

世尊知是恶魔波旬以偈语恶魔波旬曰

不欲于此生     大雄乃如是
拔除渴爱根     瞿低迦涅槃

一四

世尊呼诸比丘「诸比丘我等今往伊师耆利山麓之黑曜岩良家之子瞿低迦于彼执剑

一五

「然唯世尊」彼等诸比丘应诺世尊

一六

世尊与众多比丘俱到伊师耆利山麓之黑曜岩世尊由远处见尊者瞿低迦于床上抱肩仰卧

[P.122]一七

其时又见朦胧如烟雾行往东方行往西方行往南方行往北方行于上方行往下方行往四维

一八

世尊呼诸比丘曰「诸比丘汝等见蒙胧如烟者行往东方行往西方行往南方行往北方行往上方行往下方行往四维者否

「世尊诚如所说

一九

「诸比丘此恶魔波旬以求良家子瞿低迦之识良家子瞿低迦之识住何处耶然则诸比丘良家子瞿低迦之识已般涅槃而无住处

二〇

恶魔波旬取耶虑瓦树之黄色箜篌来诣世尊处诣已以偈白世尊曰

我求于上下     乃至于四维
四方及八方     不见瞿低迦
往于何处耶

二一

〔世尊〕志坚英雄者     常乐于禅思
日夜从于道     无愿于此生
打破死魔军     不行于再生
拔除渴爱根     瞿低迦涅槃

二二

破败于彼悲     小脇落箜篌
悲怆之夜叉     以没于此处

〔二四〕第四 七年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优留毘罗之尼连禅河边阿阇波罗尼俱律陀树下

其时恶魔波旬跟踪世尊七年以求空隙而无所得

[P.123]

恶魔波旬来诣世尊处诣已以偈语世尊曰

悲侵沈思林     求复得失富
犯罪村人中     何故不与交
汝非我友人

〔世尊〕掘除诸悲根     无罪复无悲
我耽于禅思     舍诸生存欲
放逸之亲族     诸漏尽禅思

〔恶魔〕诸人语我者     我者语诸人
若汝意于此     沙门未脱我

〔世尊〕诸人语非我     语非我诸人
恶魔知如是     汝不知我道

〔恶魔〕汝若至不死     证得菩提道
离去汝独行     何以教他人

〔世尊〕望到彼岸者     问我不死国
问我之彼等     说无余涅槃

〔恶魔〕「世尊犹如离村邑不远处有池蟹住于此世尊时众多之童男童女出由村邑以到其池到已由水中举蟹置于陆上世尊若蟹竖立其剪彼童男童女即以木片小石予破断如是世尊蟹皆破断其足剪不能再入于池[P.124]尊亦如是以前任何弯曲歪斜歪曲皆由世尊所破断伺其间隙之我等不得再近至世尊

一〇

恶魔波旬于世尊前气馁而唱偈曰

鸟飞于空中     见石似凝膏
于此为获得     软甘之等食
于此不得食     飞空以离去
如袭石之鸟     气馁离瞿昙

一一

恶魔波旬于世尊前气馁以唱偈离座而去于离世尊不远趺坐于地上默然悄然落肩气馁困恼以杖搔地而坐

〔二五〕第五 魔女

渴爱不快贪欲之三魔女来至恶魔波旬处至已以偈语恶魔波旬曰

何故父不乐     为因何人悲
我等从其人     以贪欲系蹄
如缚森林象     用以牵系来
应置汝手下

〔恶魔〕以贪欲诱惑     世间阿罗汉
善逝者不易     彼出魔领域
是故我甚悲

渴爱不快贪欲之三魔女来诣世尊处诣已以此白世尊曰「沙门奉事卿足下」然则得尽烦恼依却于无上解脱之世尊不为一顾

渴爱不快贪欲之三魔女退于一面具如是思惟「诸之兴趣各异我等各化作一百童女相

[P.125]

渴爱不快贪欲三魔女各化作一百童女相以诣世尊前诣已白世尊曰「沙门奉事卿足下」然而得尽烦恼依则于无上解脱之世尊不为一顾

六~一一

渴爱不快贪欲三魔女退于一面具如是思惟「诸人兴趣各异我等各化作未生子之百人女〔乃至〕「化作生一次子之百人女〔乃至〕「化作生二次子之百人女〔乃至〕「化作中年之百人女〔乃至〕「化作高年之百人女」时三魔女各化作高年女百人来诣世尊前诣已白世尊曰「沙门奉事卿足下」然而尽烦恼之依于无上解脱之世尊不为一顾

一二

渴爱不快贪爱三魔女退于一面以言此曰「我等父之所言确是真实

以贪欲诱惑     世间阿罗汉
善逝者不易     彼出魔领域
是故我甚悲

一三

我等依此攻击未离欲之沙门婆罗门者令破其心脏口吐热血乱心狂气[P.126]犹如割青苇乾应令之乾

一四

渴爱不快贪欲三魔女来诣世尊处诣已立于一面

一五

立一面之魔女渴爱以偈言世尊曰

悲侵沈思林     求复得失富
犯罪村人中     何故不与交
汝非我友人

一六

〔世尊〕破可爱乐军     独坐得胜义
禅思心寂静     安乐于菩提
是故我不与     诸人之交往
于我无友人

一七

魔女不快以偈白世尊曰

比丘住多修     以度五瀑流
于此度第六     如何多禅思
外界之欲想     其人不能得

一八

〔世尊〕身安心解脱     以离作三业
正念无贪著     了知法无寻
禅思不忆怒     亦不为懒惰
比丘住多修     以度五暴流
亦度于第六     如是多禅思
外界之欲想     其人不能得

[P.127]一九

魔女贪欲于世尊处以唱此寂静偈曰

彼断除渴爱     以率群众行
众多有情行     此无贪欲者
令众断魔掌     导死王彼岸

二〇

如来大雄者     依法王导众
于法之所导     于所了解者
我等何所嫉

二一

恶魔波旬见渴爱不快贪欲三魔女从远而来见已以偈曰

愚人以莲茎     想破碎大山
以爪掘山岩     以齿啮硬铁
以头撞大岩     大涡探足地
以杙自捶胸     今厌瞿昙来

二二

爱不快贪欲     虽是光辉来
犹卷风神之     柔毛与落叶
大师退彼等

此嗢陀南

多数三弥提     瞿低迦七年
魔女五魔经     依佛大师说

校注

杂阿含经卷三九一四(大正藏二二八七c) 苦行(dukkara-kārikāya)指六年之苦行(注释) 不死底本之 aparaṁ 读为 amaraṁ 如陆舟之舻舵 piyarittaṁ va dhammani-araññe thale piy'ārittaṁ viya 于戒含正语正业正命于定含正精进正念正定于慧含正见正思此谓八正道次句之菩提道为八正道 杂阿含经卷三九一三(大正藏二二八七c) 黑岩 ariṭṭhako maṇi = kālako pāsâṇo alaṁ te tena = alaṁ tuyhaṁ etena, māra vihims'ākāra-dassana-vyāpārena(此等恶魔害之所行者应已充分)(CBETA 按汉译南传大藏经此页中缺相对应之注标今于此处加上之注标 杂阿含经卷三九一三(大正藏二二八七c) 弟子在底本作 paccagu注释为 baddhagū 杂阿含经卷三九一六(大正藏二二八八a) 杂阿含经卷三九一六(大正藏二二八八a) 杂阿含经卷三九九(大正藏二二八五b) 依 upadhi = khandha-upadhi 五蕴即指此身体佛谓恐怖而逃入洞穴但犹不能保护此身(注释) 杂阿含经卷三九七(大正藏二二八五a) 如死 dubbhayo 读为 dubbhago = mato viya 尽一切有依 sabba-upadhinaṁ parikkhayā = sabbesaṁ khandha-kilesa-abhisaṅ khāra-kāma-guṇa-bhedānaṁ upadhinaṁ parikkhayā(蕴烦恼行欲德一切依之尽) 觉者底本之 Budho 读为 Buddho 杂阿含经卷三六一二(大正藏二二六三a) 此偈出诸天相应第二品第二经 杂阿含经卷三九四(大正藏二二八四b) 杂阿含经卷三九五(大正藏二二八四c) 杂阿含经卷三九八(大正藏二二八五b) 恶魔立于山顶投石岩与岩相撞击而碎 杂阿含经卷三九二一(大正藏二二八九c) vicakkhukammāya = parisāya paññā-cakkhuṁ vināsetu-kamvatāya(欲灭会众之慧眼) 杂阿含经卷三九一〇(大正藏二二八五c) 注释沈湎于思考想应说法 sampacurā = bahavo 为烦恼箭所伤之众生 意指如或有众人于狮子道等徬徨怖畏而我却不踌躇(注释) 杂阿含经卷三九一七(大正藏二二八八b) 一苇 Ekasālā 贪与嗔 anurodha-virodha = rāga-paṭigha 系缚 sajjittha = laggittha 杂阿含经卷三九六(大正藏二二八四c) 杂阿含经卷三九二二(大正藏二二九〇a) 杂阿含经卷三九二三(大正藏二二九〇a) 杂阿含经卷三九一五(大正藏二二八八a) 五苇 Pañcasālā 良家子弟女各自相聚欢叙致意并赠物与子女同事之祭仪 同本无此 yaṁ vadanti mamaṁ ti(以之谓我有)te vadanti mamaṁ ti(彼等谓我有) 杂阿含经卷三九一八(大正藏二二八八c) 决心 adhimucceyya = cinteyya 杂阿含经卷三九一九(大正藏二二八九a) 在底本 vuttā 之前漏脱 kāmā 一词 杂阿含经卷三九二〇(大正藏二二八九b) 杂阿含经卷三九一一(大正藏二二八六a) 一时底本之 sāmādhikaṁ 读为 sāmāyikaṁ于心志集中之刹那刹那由所对之法解脱又注解为境此世俗之三摩底名为一时之心解脱译作所谓时解脱者即指此 抱肩 vivatta-kkhandha = parivatta-kkhandha仰卧 semānam = uttānaṁ hutvā sayitaṁ hoti如斯即称作头向北面向西之师子卧 杂阿含经卷九二一(大正藏二五九a) 离去 pehi 在注释如一本读为 apehi解释作 apayāhi 弯曲者底本之 sukāyikāni 读为 visukāyikāni歪曲 visevitāni = viruddha sevitāni扭弯(vipphanditāni)此指或如象王或如蛇王恶魔之变形 气馁 nibbejaniyā = ukkaṇṭhiniyā 杂阿含经卷三九一二(大正藏二二八六b) 失落 cittaṁ nu 读为 vittaṁ nu 眼耳鼻舌身五门之烦恼瀑流 第六意门之烦恼瀑流 远离三业之为作 asaṅkhārāno = tayo kammâbhisaṅkhāre anabhisankharonto(不行于三业之行) 不贪著 anoko = anālayo 底本之 gaṇa-saṅgha-vāri 读为 gaṇa-saṅgha-cāri 由魔王之手云云 acchejja = Maccurājassa hatthato acchinditvā
[A1] 回【CB】迥【南传】
[A2] 喜【CB】善【南传】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相应部经典(卷4)
关闭
相应部经典(卷4)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