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28]第五 比丘尼相应
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二
时,阿罗毘迦比丘尼清晨,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于舍卫城乞食后,收钵,入于暗林以求远离。
三
时,恶魔波旬欲令阿罗毘迦比丘尼生恐怖,毛发竖立,以舍远离,而诣阿罗毘迦比丘尼之处,诣已以偈语阿罗毘迦比丘尼曰:
四
时,阿罗毘迦比丘尼作如是思惟:「语此偈是谁?人耶非人耶?」
五
时阿罗毘迦比丘尼作如是思惟:「此恶魔波旬,令我起毛发竖立之恐怖,欲使去远离,而唱偈。」
六
时,阿罗毘迦比丘尼知是恶魔波旬,以偈答恶魔波旬曰:
[P.129]七
时,恶魔波旬苦恼以「阿罗毘迦比丘尼已知我。」萎身隐没其身形。
一
舍卫城因缘。时,苏摩比丘尼清晨,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
二
于舍卫城乞食后,收钵,为日住来至暗林。入暗林已,于树下为日住而坐。
三
时,恶魔波旬欲令苏摩比丘尼生恐怖,毛发竖立,以弃禅定,而诣苏摩比丘尼处。诣已,以偈语苏摩比丘尼曰:
四
时,苏摩比丘尼,生如是思惟:「是语此偈者,谁耶?人耶非人耶?」
五
时,苏摩比丘尼生如是思惟:「此恶魔波旬欲令我生恐怖,毛发竖立以弃禅定而唱此偈。」
六
时,苏摩比丘尼,知是恶魔波旬,以偈答恶魔波旬曰:
七
时,恶魔波旬苦恼以:「苏摩比丘尼已知我。」萎身隐没其身形。
一
舍卫城因缘。时,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清晨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
[P.130]二
于舍卫城乞食后,收钵,为日住以至暗林。至暗林已,于树下为日住而坐。
三
时,恶魔波旬欲令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生恐怖,毛发竖立,以弃禅定,而诣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处。诣已,以偈语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曰:
四
时,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生如是思惟:「语此偈者是人?非人耶?」
五
时,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生如是思惟:「此恶魔波旬欲令我生恐怖,毛发竖立,以弃禅定,而语此偈。」
六
时,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知是恶魔波旬,以偈答曰:
七
时,恶魔波旬苦恼以:「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已知我。」萎身,隐没其身形。
一
舍卫城因缘。时,毘阇耶比丘尼于舍卫城乞食,食后收钵,为日住而坐于树下。
二
时,恶魔波旬欲令毘阇耶比丘尼,生恐怖,毛发竖立,以弃禅定,而诣毘阇耶比丘尼处,诣已语偈曰:
三
时,毘阇耶比丘尼作如是思惟:「语此偈者是人?非人耶?」
四
时,毘阇耶比丘尼,生如是思惟:「此恶魔波旬……乃至……语偈。」
五
时,毘阇耶比丘尼,知是恶魔波旬,以偈答曰:
六
时,恶魔波旬苦恼以:「毘阇耶比丘尼已知我。」萎身隐没其身形。
一
舍卫城因缘。,时,莲华色比丘尼,清晨入舍卫城乞食……乃至……立于开美华之沙罗树下。
二
时,恶魔波旬欲令莲华色比丘尼,生恐怖,毛发竖立,以弃禅定,而诣莲华色比丘尼处。
三
诣已,以偈语莲华色比丘尼曰:
[P.132]四
时,莲华色比丘尼,生如是思惟:「语此偈者是人?非人耶?」
五
时,莲华色比丘尼生如是思惟:「此恶魔波旬……乃至……语偈。」
六
时,莲华色比丘尼知是恶魔波旬,以偈答恶魔波旬曰:
七
时,恶魔波旬苦恼以:「莲华色比丘尼已知我。」萎身隐没其身形。
一
舍卫城因缘。时,遮罗比丘尼清晨入舍卫城乞食……乃至……为日住而坐树下。
二
时,恶魔波旬诣遮罗比丘尼处。诣已,谓遮罗比丘尼曰:「比丘尼!汝不喜者何?」「友!我不喜生!」「何故不喜生?」「生者乃受用乐欲。」「谁以此教汝?『比丘尼!不喜生!』」
三
四
时,恶魔波旬苦恼以:「遮罗比丘尼已知我。」萎身隐没其身形。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时,优波遮罗比丘尼清晨入舍卫乞食……乃至……为日住坐于树下。恶魔波旬如是谓优波遮罗比丘尼曰:「比丘尼!汝欲生于何处?」
三
「友!我不欲生于何处!」
四
五
六
时,恶魔波旬……乃至……苦恼萎身,隐没其身形。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时尸须波遮罗比丘尼,清晨入舍卫城乞食……乃至……为日住坐于树下。
二
时,恶魔波旬诣尸须波遮罗比丘尼处。诣已,谓尸须波遮罗比丘尼曰:「比丘尼!汝喜谁之教见?」
三
「友!我不喜任何人之教见!」
四
五
六
时,恶魔波旬……乃至……隐没其身形。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时,世罗比丘尼清晨,入舍卫城乞食……乃至……为日住坐于树下。
二
时,恶魔波旬欲令世罗比丘尼生恐怖……乃至……以偈语世罗比丘尼曰:
三
时,世罗比丘尼生如是思惟:「唱此偈者是人?非人耶?」
四
时,世罗比丘尼,生如是思惟:「此恶魔波旬欲令我生恐怖,毛发竖立,以弃禅定,而唱此偈!」
五
时,世罗比丘尼知是恶魔波旬,以偈答恶魔波旬曰:
六
时,恶魔波旬苦恼以:「世罗比丘尼已知我。」萎身隐没其身形。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时,金刚比丘尼清晨,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P.135]食,于舍卫城乞食后,收钵为日住而至暗林。入暗林已,为日住坐于树下。
二
时,恶魔波旬欲令金刚比丘尼生恐怖,毛发竖立,以弃禅定,而诣金刚比丘尼处。诣已,以偈谓金刚比丘尼曰:
三
时,金刚比丘尼生如是思惟:「唱此偈者是人?非人耶?」
四
时,金刚比丘尼生如是思惟:「此恶魔波旬欲令我生恐怖,毛发竖立,以弃禅定,而唱此偈。」
五
时,金刚比丘尼知是恶魔波旬,以偈答恶魔波旬曰:
六
时,恶魔波旬苦恼以:「金刚比丘尼已知我。」萎身隐没其身形。
此嗢陀南:
校注
杂阿含经卷四五.一(大正藏二.二二五c)。(CBETA 按:汉译南传大藏经此页中缺相对应之注标,今于此处加上之注标。) 阿罗毘(Aḷavi)生之比丘尼。 出离(nissaraṇa)者,此指涅槃。 道足(pada)导向涅槃足与涅槃之道足。 khandhāsaṁ adhikuṭṭanā = khandhā tesaṁ adhikuṭṭana-gaṇḍikā。 杂阿含经卷四五.二(大正藏二.三二六a)。 日住者,指日中饭后入禅之谓。 二指之智慧者,佛音解释为妇人以二指取线,而予割断。《长老尼偈》之注者解释为:妇女自幼小即看顾于米,以二指探试米之熟与未熟。 杂阿含经卷四五.三(大正藏二.三二六b)。 杂阿含经卷四五.七(大正藏二.三二七c)。 八种之世间得达。今则心不为彼等所执,而谓之解脱。 杂阿含经卷四五.四(大正藏二.三二六c)。 supupphitaggaṁ = aggato paṭṭhāya suṭṭhu pupphitaṁ。(CBETA 按:汉译南传大藏经此页中缺相对应之注标,今于此处加上之注标。) 此句之前,尚有 idhāgatā tādisikā bhaveyyuṁ 一句,应将混入其次之《莲华色偈》之第二句。然注释者许此句,而解释为:「如汝来此之不具知己或友谊,而彼等亦然。」今如可除去。 依汉译,此作为恶魔之偈。 杂阿含经卷四五.八(大正藏二.三二八a)。 pariklesaṁ = aññaṁ pi nānappakāraṁ upaddavaṁ。(CBETA 按:汉译南传大藏经此页中缺相对应之注标,今于此处加上之注标。) 最胜真实之涅槃。(CBETA 按:汉译南传大藏经此页中缺相对应之注标,今于此处加上之注标。) 杂阿含经卷四五.九(大正藏二.三二八b)。 杂阿含经卷四五.一〇(大正藏二.三二八c)。 教见 pāsaṇḍa 一语,出自 pāsa 系蹄之语。此义即人类心中怀有异学异见之系蹄,指佛教以外之异见。 杂阿含经卷四五.六(大正藏二.三二七b)。 杂阿含经卷四五.五(大正藏二.三二七a)。【经文资讯】《汉译南传大藏经》第 13 册 No. 6 相应部经典(第1卷-第11卷)
【版本记录】發行日期:2022-01,最后更新:2022-02-14
【编辑说明】本资料库由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依《汉译南传大藏经》所编辑
【原始资料】CBETA OCR,智光法师提供,祥因法师提供
【其他事项】详细说明请參阅【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版权宣告】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