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七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三如来不思议性品第四之一

尔时佛告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善住如是清净信已复能信受如来正遍知十种不可思议法谛奉清净无惑无疑不异分別倍复踊跃深生欢喜發希奇想舍利子何等名为如来十种不思议法舍利子一者信受如来不思议身二者信受如来不思议音声三者信受如来不思议智四者信受如来不思议光五者信受如来不思议尸罗及以等观六者信受如来不思议神通七者信受如来不思议力八者信受如来不思议无畏九者信受如来不思议大悲十者信受如来不思议不共佛法舍利子是名十种不思议法若有菩萨摩诃萨为求法故兴起正勤不怯不退不生舍离發如是心『我今未得不思议法宁使风所转身皮肉筋骨受大苦恼或复血肉乾枯竭尽要必勤行精进中无暂废』如是舍利子已得信解诸菩萨摩诃萨若闻如是如来十种不思议法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發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佛身难思议  为真法身显
无相不可观  唯佛子能信
诸趣杂种类  音声不可思
随音为说法  信诸佛境界
一切种群生  三世诸根异
佛皆能觉了  信是不思议
诸佛无边光  光网不思议
遍满十方界  无边佛土海
佛戒超世间  不依止世法
神足不思议  菩萨能信受
众生不能知  如来之境界
如来常在定  解脱不思议
法界不相杂  唯佛力能知
大仙诸智力  犹若空无际
为利一众生  住无边劫海
令其得调伏  大悲心如是
一切诸群生  种种问难
一音令悦解  无畏不思议
成一切种智  随觉于诸法
及不共佛法  遍智皆能见
一切难思议  诸佛法如是
有能奉信者  是为善住信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身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發希奇想舍利子所谓如来身者永断一切恶不善法何以故由能成就一切微妙诸善法故如来身者远离一切不净洟唾痰癊脓血大小便利何以故如来久已解脱一切骨肉筋脉故如来身者自性清何以故如来久已远离一切烦恼诸垢秽故如来身者出过世间何以故不为世法之所染污故如来身者无量功德久已积集福智资粮一切众生慧命依止如来身者无量净戒之所熏修无量等观及无量慧解脱解脱智见之所熏修如来身者诸功德华之所严饰如来身者如净镜中微妙之像如净水中明满之月又如光影之所照耀如来身者不可思议等虚空界极法界性如来身者清净无远离一切诸染秽浊如来身者即是无为远离一切诸有为相如来身者是虚空身是无等身无等等身一切三界无与等身如来身者无譬喻身无相似身如来身者清净无垢离诸烦恼自性清彻又舍利子如来身者不可以前际求不可以后际求不可以现在求不可以生处种姓求如来身者不可以色求不可以相求不可以好求如来身者不可以心求不可以意求不可以识求如来身者不可以见求不可以闻求不可以念求不可以了別求如来身者不可以蕴求不可以界求不可以处求如来身者不可以生求不可以住求不可以坏灭求如来身者不可以取求不可以舍求不可以出离求不可以行求如来身者不可以显色求不可以相貌求不可以形色求不可以来求不可以去求如来身者不可以净戒作意求不可以等观作意求不可以正慧作意求不可以解脱作意求不可以解脱智见作意求如来身者不可以有相求不可以无相求不可以诸法相求如来身者不可以力增益求不可以无畏增益求不可以无碍辩增益求不可以神通增益求不可以大悲增益求不可以不共佛法增益求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欲求如来身者当应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是自性求如来身

「舍利子如来身者即是空无相无愿解脱之身无变异身无动坏身无分別身无依止身无思虑身如来身者即是安住善住得不动身如来身者即是无色色自性身即是无受受自性身即是无想想自性身即是无行行自性身即是无识识自性身舍利子如来身者无有无生无四大身如来身者即是希有希有法身如来身者非眼所起不在色中亦不在外不依于耳不在声内亦不在外非鼻所知不在香中亦不在外非舌所显不在味中亦不在外不与身合不在触中亦不在外如来身者不依心转不依意转不依识转安住不动非是旋还亦不随转舍利子如来身者等量虚空如来身者极于法界如来身者尽虚空界舍利子是名第一如来不思议身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不思议身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發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拘胝那庾劫  行无量大行
善净身三业  获无等佛身
慈心遍十方  起大悲行施
常离邪婬行  得胜虚空身
于世尊福田  佛子广行施
舍净珍服等  如无量殑沙
奉持于净戒  如牦牛护尾
假使碎身苦  于怨大忍生
正勤波罗蜜  修行极疲苦
發弘大誓愿  求常住佛身
乐观诸定境  乐广慧方便
乐观于法界  愿等法界身
于佛行善已  成无等妙觉
获大虚空身  清白离尘染
无我人性空  无相不可说
证是牟尼身  过诸眼境界
意净离色声  本空无起作
见真如身者  则见十方佛
如种种幻化  象马狂夫等
诳惑愚倒者  如是观十方
三世无量佛  同处法性身
无等等虚空  极清净法界

「如是舍利子是名如来不可思议身菩萨摩诃萨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發希奇想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音声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發希奇想舍利子如来出世愍诸含识敷演法化所發音声齐于众会由所调伏众生力故如来音声普遍十方无量世界令诸众生心欢喜故舍利子然诸如来所出音声虽遍世界不作是念『我为苾刍众说法我为苾刍尼众说法我为邬波索迦众邬波斯迦众婆罗门众刹帝利众长者众天众梵众如是等众而为说法』亦不作是念『我今演说契经应颂伽他自说缘起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譬喻解释如是等趣十二分教』初未生念为之敷演舍利子如来随诸众集所谓苾刍乃至梵众如其所闻种种正勤而为说法是诸众生乐闻法故各自谓闻如来法声面门而發然是法声于其所说种类言词不相障碍各別悟解自所了法是则名为不可思议舍利子诸佛如来先福所感果报音声其相无量所谓慈润声可意声意乐声清净声离垢声美妙声喜闻声辩了声䩕声不澁声令身适悦声心生踊跃声心欢悦豫声發起喜乐声易解声易识声正直声可爱声可喜声庆悦声意悦声师子王吼声大雷震声大海震声紧捺洛歌声羯罗频伽声梵天声天鼓声吉祥声柔软声显畅声大雷深远声一切含识诸根喜声称可一切众会声成就一切微妙相声舍利子如是等如来音声具足如是殊胜功德及余无量无边功德之所庄严舍利子是名第二如来不思议音声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不思议音声具足无量殊胜功德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發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导师演妙音  所谓梵音声
由是法具足  令诸梵欢喜
牟尼演妙音  从大悲流涌
谓与慈相应  喜舍亦如是
如是具足音  灭众生贪火
息除嗔恚毒  坏裂诸痴暗
使赡部洲  无量种人声
纵获遍闻已  终不悟解脱
天地虚空声  不悟亦如是
若闻圣主声  必能证寂灭
二足及四足  多足及无足
悉同彼音  悟之善恶法
三千世界内  下中上音声
随彼种类音  化令证解脱
演无分別声  无缚无摄受
处定开真谛  闻者息烦恼
无边众生闻  佛法僧音声
及施戒闻忍  如来声如是
彼声非有量  声智俱无边
信佛声无疑  唯聪慧菩萨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大智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發希奇想舍利子如来无碍智见不可思议于一切法中依之而起诸菩萨摩诃萨则能信受谛奉乃至發希奇想舍利子如来为生信故依如来智波罗蜜多广说譬喻诸有智者便得开解舍利子假使有人以殑伽沙等世界中所有草木茎干枝叶下至量齐四指积为大聚以火焚之乃变成墨掷置他方殑伽沙等世界海中于百千岁就以磨之尽为墨汁舍利子如来成就如是无碍智见以是智故从彼如是大海之中取一墨滴以智力故分析了知是某世界如是树成某根某茎某枝某条花果叶等类別所作皆悉了知何以故舍利子由如来善通达法界故而能如是了知此墨从某世界某树而来如是次第乃至广说舍利子是名如来正遍知具足如是大神通力具足如是大威德力具足如是大宗势力是故舍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如来大智清净信受又于佛所起爱敬心者彼善男子善女人所有善根叵知其边速尽苦际何以故舍利子如来善通达法界故由通达故若有众生于如来所起微善者尽于苦际毕竟不坏

「舍利子我今为汝复说譬喻令有智者因此喻故于义解了舍利子如有男子寿命百年此人持一毛端散分以为百五十分取毛一分沾水一滴来至我所而作是言『敢以滴水持用相寄后若须者当还赐我』尔时如来取其滴水置殑伽河中而为彼河流浪洄澓之所旋转和合引注至于大海是人满百年已来至我所而白我言『先寄滴水今请还我』舍利子如来成就不思议智由是智故如来正等觉知彼水滴在于大海便以一分毛端就大海内沾本水滴用还是人舍利子此譬喻者义何谓耶所谓众生曾以一滴微善之水寄置如来福田手中久而不失如是舍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如来不思议智清净信受起爱敬心缘念如来兴诸供养又以名花散空奉献是人所有善根叵知其边速尽苦际何以故舍利子如来善通达法界故若人于如来所起一念善心者尽于苦际毕竟不坏

尔时长老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如来不思议大智离识而转不

佛言「不也

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若如是者云何为智云何为识

佛言「舍利子有四识住识依此住故名识住何者为四所谓色识住者识缘于色识住色中由如此故生喜住著转加增长坚固广大受识住者识缘于受识住受中由如此故生喜住著转加增长坚固广大想识住者识缘于想识住想中由如此故生喜住著转加增长坚固广大行识住者识缘于行识住行中由如此故生喜住著转加增长坚固广大舍利子如是等相名之为识复以何等名之为智所谓不住五受蕴中了达识蕴是名为智又舍利子所言识者谓能了別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是名为识所言智者若有不住四大界中能善通达识之法界不相离者是名为智又舍利子所言识者谓能了別眼所知色耳所知声鼻所知香舌所知味身所知触意所知法是名为识所言智者于内寂静不行于外唯依于智不于一法而生分別及种种分別是名为智又舍利子从境界生是名为识从作意生是名为识从分別生是名为识无取无执无有所缘无所了別无有分別是名为智又舍利子所言识者住有为法何以故无为法中识不能行若能了达无为之法是名为智又舍利子住生灭者名之为识不生不灭无有所住是名为智舍利子如是诸相若识若智是名如来第三不思议大智若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是不思议大智无障无碍一切法中依之而起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發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无量殑伽沙  十方界草木
尽焚成墨灰  亿载磨于海
十力智深妙  取滴示含生
如实分別知  此某界树等
如是十方界  尘水示如来
佛智等虚空  遍晓无疑滞
十方众生心  發贪嗔痴行
如实悉能知  无增减解脱
十力世尊智  照明于法界
无分別离思  佛子能信受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大光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發希奇想舍利子诸佛如来善通达法界故不可思议由通达故一切如来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佛之世界而无障碍舍利子譬如空中无诸云雾日轮炎盛放大光明遍照于世如是舍利子如来正等觉放大光明遍照一切亦复如是又舍利子如世间中灯油之光于萤火光为广为大显照明净超过最胜烛炬之耀超胜灯光庭燎火聚又胜烛炬药草發光踰于火聚星宿之光倍过药草满月流光又过星耀炎盛日光踰超于月四天王天身所發光宫殿光墙壁光庄严具光倍胜于前不可为喻如是展转乃至他化自在天身宫殿墙壁身庄严具皆發光明又倍于上梵身天光梵辅天光梵众天光大梵天光如是少光无量光光净少净乃至遍净广果有想无想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天所有身光宫殿光墙壁光庄严具光比前诸光为最第一如是色究竟天所有光明比于如来正遍知光而如来光超过于彼微妙显照最胜明净广大第一不可为喻何以故舍利子如来光者不可思议从无量戒聚生从等持聚生慧聚解脱聚解脱智见聚生从如是等无量功德之所由生又舍利子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诸光比如来光百倍不及其一乃至优波尼商倍不及其一如是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复次舍利子如赡部捺陀金置凡金中令彼凡金犹如墨聚失于明照如是舍利子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光明若于如来光前不能明照亦复如是又一切世间所有诸光于如来光前不可说言有光有净有胜有上有无上也

「复次舍利子汝今当知如来不为怜愍众生摄持此光令周一寻者但以一分业所生光则能遍照三千大千佛之世界令日月光悉不复现若如是者不可分別有昼有夜不可分別有月半月及以时节岁数分齐但为怜愍诸众生故现周一寻舍利子若如来正遍知發意欲以光明遍满无量无数无边世界则能遍照何以故舍利子如来以得第一般若波罗蜜多故舍利子我今为汝更说譬喻重明此义诸有智者倍增显了舍利子假使有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置衣襟中往至东方过尔所微尘数世界乃下一尘如是展转尽此微尘而此东方所有世界未尽其边如是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舍利子于汝意云何颇有人能得是世界诸边际不

舍利子言「不也薄伽梵不也苏揭多

「舍利子是诸世界所有诸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而如来光最为第一彼一切光于如来光百倍不及其一乃至优波尼商分不及其一如是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舍利子如来發意欲以光明遍照一切世界则能遍照何以故由如来得第一般若波罗蜜多故舍利子如来光者无有障碍所有墙壁若树若木若轮围山大轮围山乾陀摩达那山目脂隣陀山大目脂隣陀山伊沙陀罗山雪山黑山及苏迷卢山王如是等皆不能障佛之光明悉能洞彻遍照三千大千世界舍利子少智众生不能信解如来光者或有众生见如来光唯照一寻次有智者见如来光照于二寻次有智者见如来光照拘卢舍次大智者乃至能见如来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舍利子乃至百千世界主梵天王能见如来光明遍照百千世界如是展转乃至已登上地诸大菩萨摩诃萨能见如来光明遍照无量无边世界舍利子如来为欲怜愍诸众生故又放光明遍照如虚空等诸众生界舍利子是名第四如来不思议光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说是大光不可思议如虚空已无惑无疑清净信受倍复踊跃深生欢喜發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日月等光明  及诸释梵等
乃至色究竟  无光等佛者
色究竟天光  遍照三千界
比佛一毛光  十六不及一
如来所放光  遍满虚空界
诸大慧众生  方能见如是
佛光无有边  量等虚空性
随所化众生  见光有差別
如有生盲者  不见日光明
彼不见光照  谓日光无有
下劣诸众生  不见佛光明
彼不见光照  谓佛光无有
或见光一寻  或见拘卢舍
或及一由旬  或满三千界
已住于大地  大慧光菩萨
或住八九地  至于十地者
如来超彼地  光轮无有边
不思议佛土  施作诸佛事
诸佛不思议  佛光不思议
信者及获福  亦尔难思议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可思议净尸罗众及三摩地众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發希奇想舍利子汝等应知如是正说若诸含识在于世间奉持尸罗清净无染由清净故当知是人成就清净身业成就清净语业成就清净意业是人虽复常处世间而不为彼世法所染当知是人为婆罗门为离诸恶为沙门者为寂静者是名第一修静虑者得第一三摩地波罗蜜多者舍利子如是含识则是如来如是说者是名正说何以故舍利子我初不见诸天世间若魔若梵若沙门若婆罗门及余天人阿素洛等具有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清净尸罗三摩地众等如来者何以故舍利子如来以得第一尸罗三摩地波罗蜜多故舍利子汝今欲闻佛说如来尸罗波罗蜜多譬喻不

舍利子言「今正是时薄伽梵今正是时苏揭多世尊若诸苾刍闻佛所说如来尸罗波罗蜜多譬喻者如所闻已当共受持

佛告舍利子「善哉善哉吾当为汝分別解说舍利子于汝意云何诸众生界与大地界何者最多

舍利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者众生界多非地界也

佛言「如是如是舍利子众生界多非如地界舍利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所有众生彼一切众生于一刹那顷或一牟呼罗多顷或一罗婆顷假使同时皆得人身舍利子彼一切众生得人身已于一刹那乃至一罗婆顷假使同时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一一如来复化作尔所如来是一一所化如来各有千头是一一头各有千口是一一口各有千舌时彼一切诸化如来皆悉成就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又成就佛无障无碍无尽辩才舍利子是诸如来以尔所舌布演无碍无尽辩才一如来尸罗波罗蜜多众无量称赞虽经拘胝那庾多百千大劫如是称赞而如来戒众犹不能尽舍利子如来戒众无量无边无有穷尽不可思议是诸如来无上智慧无碍无障无尽辩才亦无穷尽不可思议乃至诸化如来未至同时入大涅槃赞说如来戒众亦不能尽何以故如来戒众及诸世尊无上智慧无碍辩才此二俱是不可思议故无量无数与虚空界平等平等舍利子且置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假使东方殑伽沙等世界中所有众生如是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十方殑伽沙等世界中所有众生彼一切众生于一刹那顷乃至罗婆顷同时皆得人身俱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广说乃至如来戒众及诸如来无上智慧无碍辩才俱是不可思议无量无数与虚空界平等平等何以故舍利子由如来证得第一尸罗波罗蜜多故

尔时佛告舍利子「汝今欲闻佛说如来三摩地波罗蜜多譬喻不

舍利子言「今正是时若诸苾刍闻佛所说如来三摩地波罗蜜多譬喻者如所闻已当共奉持

佛告舍利子「假使有时于此世间劫将欲烧由第七日彼日出故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烧然如是极然遍极然大洞然舍利子当知如来于此大洞然等世界之内随于一处假使如来在中若依经行若住若坐若卧当知此处成就十种甚希奇法不可思议舍利子何等名为十希奇法所谓如来游止之处不加功力坦然平正犹如掌中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一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洞然等如来在中若依经行若住坐卧其处自然高踊显敞无杂瓦石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二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洞然等如来在中若依经行若住坐卧其处自然平博严净而为如来之所受用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三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洞然等如来在中若依经行若住坐卧其处自然生诸香草光色青翠卷软右旋具细滑触如迦遮隣地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四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洞然等如来在中若依经行若住坐卧其处自然八功德水出现于地所谓一轻二冷三软四澄静五无秽六清净七乐饮八多饮无患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五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洞然等如来在中若依经行若住坐卧其处自然凉风和畅轻靡相發此是如来先业所感舍利子譬如极炎热时于日后分有一丈夫热所逼故奔趣殑河投于水中沐浴身体热乏既息清凉悦乐往返游戏度至余岸经行往来遥见不远有大树林枝叶翠盛阴影厚密便往林中复见施妙床座敷胜氍毹上加绵蓐覆以迦遮隣地之帔轻妙鲜支重覆其上排软倚枕置床两头彼大丈夫升于此床若坐若卧于床四面清风微动轻扇相续如是舍利子如来于此大洞然等世界之中行住坐卧自然凉风微扇相续亦复如是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六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洞然等如来在中若依经行若住坐卧其处自然江河池沼有水生花种种出现所谓殟钵罗花钵特摩花拘贸陀花奔荼利花其花芬馥光彩映發见者悦乐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七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洞然等如来于中行住坐卧其处自然原陆陵阜皆生妙花种种出现所谓阿底目多迦花瞻博迦花苏末那花婆使迦花阿输迦花波咤罗花迦腻罗花怛罗尼花瞿怛罗尼花如是等花开敷鲜荣色香具足众生见者得未曾有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八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洞然等如来于中行住坐卧其处自然金刚为体坚固难坏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九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三千大千世界劫欲尽时乃至烧极烧遍极烧极然遍极然大洞然等是诸世界如来在中若依经行若住坐卧当知其处是佛灵庙诸天世间若魔若梵若沙门若婆罗门天及人民阿素洛等恭敬供养尊重之处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十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汝今当知如是十种甚希奇法皆是如来先世业力之所成就何以故舍利子如来善通达法界故由通达故如来正遍知入是三摩地依此定心受乐不退虽经殑伽沙等诸大劫住然如来未曾退起三摩地心舍利子如来正遍知依此定心经一食顷或住一劫百劫千劫或住百千劫或住一拘胝劫百拘胝劫千拘胝劫百千拘胝劫或复乃至过于上数何以故如来正遍知成就第一三摩地波罗蜜多故由成就故如来具足如是大神通力具足如是大威德力具足如是大宗势力舍利子如彼非想非非想处诸天子生识缘一境经八万四千劫住乃至三摩地寿命未尽已来此识不为余境界识之所移转舍利子彼诸天子尚以世定之力经尔所时何况如来三摩地波罗蜜多而无久住

「复次舍利子如来正遍知初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夜乃至入无余大般涅槃界夜于其中间如来之心于三摩地未曾有起故名此定无回转心无所行心无观察心无动虑心无流荡心无摄众聚心无散乱心无高举心无沈下心无防护心无覆藏心无欣勇心无违逆心无萎悴心无动摇心无惊喜心无惛沈心无分別心无异分別心无遍分別心又此定者不随识心不依眼心不依耳鼻舌身意心不依色心不依声香味触法心不趣诸法心不起智心不观过去心不观未来心不观现在心舍利子如来正遍知住三摩地如是离心无有一法而可得者于一切法中无碍智见生以无功用故又舍利子如来不起于三摩地离心意识而能作诸佛事以无功用故如是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不思议尸罗及三摩地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發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无量无等百千劫  昔有趣中行觉行
戒闻定忍不放逸  导师能修妙觉因
最胜业果净如是  妙广净戒超诸有
十力尊戒如空净  难说无垢譬虚空
从佛初得菩提夜  至后入于寂灭夜
佛心无行无异行  大静虑定未曾起
十力戒聚无退分  解脱神力亦如是
一心住经无量劫  大圣无思无异思
佛智如空非思境  明达无缘照三世
无心意思无改变  唯有佛子能信受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神力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發希奇想舍利子如来正遍知所获神通不可思议不可宣说今当为汝方便开显舍利子如来常说我声闻众中得神通者所谓长老大目犍连最为第一舍利子如是所得神通若以称量观察声闻神通不见有与菩萨神通等者若以称量观察声闻菩萨所得神通不见有与诸佛如来神通等者舍利子是名如来不可思议神通是诸菩萨摩诃萨为欲证得如来神通者倍应發起上品正勤则能获证舍利子汝等今者欲于如来所闻说不思议神通譬喻不

舍利子言「今正是时若诸苾刍闻佛所说神通譬喻者如所闻已当共受持

佛告舍利子「谛听谛听当为汝说

舍利子言「如是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舍利子「于汝意云何尊者大目揵连有大神通不

舍利子言「我昔从佛受持是语尊者大目揵连于声闻僧中神通第一

佛言「如是如是舍利子今当为汝广说譬喻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声闻皆得神通如大目揵连譬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是诸声闻以诸正勤迅速势力神通变化显现之时欲比如来神通变化百分千分百千万分不及其一拘胝分百拘胝分千拘胝分百千拘胝分不及其一如是僧佉分迦罗分伽拏那分沤波摩分优波尼商分不及其一何以故如来正遍知以得第一神通变化波罗蜜多故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来以一芥子投之于地彼声闻众以诸正勤迅速势力神通变化大显现时终不能动所投芥子如毛端许何以故如来正遍知以得第一神通变化故又舍利子且置三千大千世界假使东方乃至如殑伽沙等世界中所有众生如是十方殑伽沙等世界众生若卵生若胎生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一切众生俱是声闻成就第一神通变化皆如尊者大目揵连如是声闻以诸正勤迅速势力神通变化大显现时终不能动所投芥子如毛端许何以故如来以得第一波罗蜜神通波罗蜜多故舍利子是名如来具足如是大神通力具足如是大威德力具足如是大宗势力

尔时薄伽梵复告长老舍利子言「舍利子汝颇曾闻风劫起时世有大风名僧伽多彼风所吹举此三千大千世界苏迷卢山王轮围山大轮围山及四大洲八万小洲大山大海举离本处高踰缮那碎为末不

舍利子言「我昔面于佛前亲闻受持如是之事

佛言「如是如是舍利子又风灾起更有大风名僧伽多彼风所吹举此三千大千世界并苏迷卢山轮围山等及诸大海举高百踰缮那已碎末为尘或复举高二百踰缮那或高四百五百乃至举高千踰缮那或高三千四千踰缮那已碎末为尘乃至或高无量百千踰缮那已碎末为尘而此诸尘随风散灭了不可得何况山石当有存者此风又上击散坏灭焰摩天宫乃至诸尘散灭何况宫殿当有存者如是展转次第而上击散坏灭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魔罗众天婆摩天净光天遍净天所有宫殿乃至彼诸微尘亦皆散灭不可而得何况宫殿墙壁而可存者舍利子假使如上大风卒起摧坏世界即以此风吹如来衣一毛端际尚不能动何况衣角及全衣者何以故如来正等觉成就不可思议神通不可思议威仪不可思议妙行不可思议大悲故复次舍利子假使十方如殑伽河沙等世界有如是等大风轮起将欲吹坏此诸世界尔时如来以一指端持此世界往至余处或令风轮无力能吹飒然还返然于如来神通变化及一切力无有退减舍利子如来神通不可思议难闻难信唯有诸大菩萨摩诃萨乃能信受谛奉清净无惑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發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假使三界诸含灵  一切变成声闻众
尽得神通波罗蜜  譬如尊者目揵连
获大神通力如来  以一芥子投于地
一切声闻现神通  未能摇转毛端量
假使十方世界中  所有殑伽河沙等
吠岚僧伽大猛风  吹碎如斯诸世界
如是诸风大猛盛  将吹一切智衣服
尽其势力不能动  乃至如一毛端量
大牟尼尊以一毛  能障彼风令不起
佛具如斯大神力  等彼虚空无边际

「如是舍利子是名如来不可思议大神通力菩萨摩诃萨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發希奇想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七


校注

超【大】起【圣】 海【大】法【宋】【元】【明】 痰【大】淡【宋】【宫】 彻【大】*彻【明】* 智【大】知【宋】【宫】 耀【大】曜【宫】 染【大】*流【圣】* 中【大】内【宋】【元】【明】【宫】【圣】 牦【大】氂【明】 莂【大】別【宋】【元】【明】【宫】 䩕【大】鞕【宋】【元】【明】【宫】【圣】 豫【大】预【宋】 相【大】根【宫】 种【大】众【明】 声【大】转【元】【明】【宫】【圣】 洄【大】回【宋】【元】【明】【宫】 一【大】一切【宋】【元】【明】【宫】 众【大】*聚【宋】【明】【宫】* 排【大】细【宋】【元】【明】【宫】 于【大】在【宋】【元】抂【明】 众【大】〔-〕【元】【明】 改【大】役【宫】伇【圣】 如所【大】如是【明】
[A1] 使【CB】【丽-CB】作【大】(cf. K06n0022_p0282b17)
[A2] 俱【CB】【丽-CB】但【大】(cf. K06n0022_p0282c02)
[A3] 宫【CB】官【大】
[A4] 商【CB】【碛-CB】啇【大】(cf. Q05_p0601a25)
[A5] 氍毹【CB】【丽-CB】𣰽毺【大】(cf. K06n0022_p0287a13)
[A6] 小【CB】【丽-CB】少【大】(cf. K06n0022_p0289a19)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宝积经(卷37)
关闭
大宝积经(卷37)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