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九

无畏德菩萨会第三十二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与五百比丘众俱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复有八千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皆得三昧及陀罗尼善入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善巧诸通得无生法忍所谓

弥楼菩萨大弥楼菩萨常入定菩萨常精进菩萨宝手菩萨常喜根菩萨跋陀波罗菩萨宝相菩萨罗睺菩萨释天菩萨水天菩萨上意菩萨胜意菩萨增上意菩萨摩诃萨八千人等而为上首

尔时婆伽婆依王舍城住若王王子诸婆罗门长者居士尊重赞叹而供养佛尔时世尊具有无量百千万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大迦叶尊者须菩提尊者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离波多尊者阿湿卑尊者优波离尊者罗睺罗尊者阿难如是等无量声闻于其晨朝整衣持钵入王舍城从家至家如法乞食更无余缘时诸声闻如是乞食渐渐遂到阿阇世王所住宫殿至王所已却立一面默然而住不言乞食及不乞食

尔时阿阇世王有女名无畏德端正无比无匹无双无竝无类成就最胜殊妙功德年始十二在其父王堂阁之上著金宝屐彼处而坐时无畏德见诸声闻不起不迎默然而住不共问答不迎不礼不让床座阿阇世王见无畏德默然而住即告之言「汝岂不知此等皆是释迦如来上足弟子成就大法也世间福田耶以为愍念诸众生故而作乞食汝今既见何故不起不迎不礼不共相问复不让坐汝今者睹见何事故而不起迎

尔时无畏德白父王言「不审大王颇见颇闻转轮圣王见诸小王而起迎不

王言「不也

复言「大王颇见颇闻师子兽王见野干时为起迎不

王言「不也

复言「大王颇见颇闻帝释天王迎余天不大梵天王有曾礼敬余天众不

王言「不也

复言「大王颇见颇闻大海之神礼敬江河池等神不

王言「不也」复言「大王颇见颇闻须弥山王礼敬诸余小山王不

王言「不也

复言「大王颇见颇闻日月光神有曾礼敬萤火虫不

王言「不也

女言「大王如是菩萨發心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轮圣王以大慈悲初發心已云何礼敬离大慈悲小乘声闻大王见已求无上正真正觉之道师子兽王而礼小乘野干人耶

「大王颇有已求大梵道处而發进者而当亲近微少善根声闻人耶

「大王颇有欲到大智之海欲求善知大法之聚而求牛迹声闻人耶以彼从他闻音声故

「大王颇有欲至佛须弥山为求如来无边色身而欲更求小芥子中空三昧力诸声闻人而礼敬耶

「大王颇有得闻诸佛如来功德智慧如日月光如是闻已方乃礼敬诸声闻人萤火虫耶以诸声闻唯能自润自照从他闻声而得解故

「大王佛入涅槃尚不礼敬诸声闻人何况今者世尊在世何以故大王若有亲近声闻人者是人即發声闻之心若人亲近缘觉人者是人即發缘觉之心若有亲近正真正觉即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无畏德女如是说已以偈报父阿阇世言

「譬如人至海  而取一文钱
我见诸声闻  所行亦如是
至大法海已  舍大乘宝聚
而起狭劣心  修行小乘道
如人亲近王  出入无障碍
从王乞一钱  彼人徒亲王
敬心近轮王  从乞百千财
润无量贫穷  是名善亲王
如人求一钱  声闻亦如是
不求真解脱  而取小涅槃
若起狭劣心  自度不度他
犹如小医师  唯自治己身
譬如大医王  疗治众多人
善起慈悲心  得恭敬名称
彼医得世利  以达医方故
自度不度他  智者不恭敬
如善巧医王  通达众方已
救无量千亿  病苦诸众生
彼医得世间  恭敬及名称
發菩提心者  普治烦恼病
大王蓖麻林  花香影不妙
声闻如蓖麻  不救世發心
如至树王所  多众得利益
诸菩萨亦尔  能益一切众
不以秋阳焰  能竭诸小水
至于大海已  能润无量众
声闻道狭劣  犹如牛蹄迹
不能灭众生  所有诸烦恼
非上诸小山  而现金色身
唯升须弥山  悉见金色身
大王诸菩萨  亦如须弥山
以彼住世故  世间得解脱
皆是一色身  一切智具足
声闻智不尔  其犹如朝露
不能润于世  以不证法故
如地多增长  润益无量众
声闻如花露  菩萨如大雨
亲近得大法  如海之润势
犹如踯躅花  无彼微妙
男女所不乐  唯喜薝卜花
如求青莲花  花香甚奇妙
踯躅如声闻  彼智不润众
犹如薝卜花  诸菩萨亦尔
愍念众生故  能化众生众
大王颇曾知  何者大奇特
一人在旷野  如利多人是
若欲善安隐  度无量众生
应發菩提心  勿取二乘道
世间旷野中  能济失道众
如彼善导师  诸菩萨亦尔
大王颇曾见  小栰度大海
唯乘彼大  能度无量众
大王声闻栰  菩萨如大舶
修道法薰已  令渡饥渴海
大王颇曾见  乘驴堪入阵
唯见乘象马  鬪战便得胜
声闻如驴乘  菩萨如龙象
降魔坐道树  度无量众生
犹如夜虚空  见诸星不现
满月显现故  能照阎浮提
声闻如星宿  菩萨如满月
愍念众生故  示现涅槃道
不以萤火光  能令有所作
日光照阎浮  令作种种事
声闻如萤火  不能多利益
佛具解脱光  愍念一切众
不以野干声  能令兽王恐
唯有师子王  一吼飞鸟落
大王诸声闻  不發菩提心
不为益众生  除一切烦恼
大王见此故  不發声闻心
既發大心已  云何得發小
大王善得身  能發无上心
救拔一切众  弃舍小乘道
善得世间身  复得世间利
善来在世间  而發无上心
悕求无上道  救拔诸众生
若能自他利  彼人善可叹
亦得世名称  及得究竟道
以是故我今  不礼敬声闻

尔时阿阇世王语无畏德女言汝大我慢云何而见诸大声闻而不奉迎

女言「大王勿作此大王亦慢云何不迎王舍城内诸贫穷者

王语女言「彼非我类我云何迎

女言「大王初心菩萨亦复如是一切声闻缘觉非类

王语女言「汝岂不见诸菩萨等皆悉礼敬一切众生

女言「大王菩萨为度憍慢嗔恼诸众生等令彼得起回向之心是故礼敬一切众生为长众生诸善根本是故菩萨礼敬众生而诸声闻无嗔恨心又复不能增长善根大王假使百千诸佛如来为说妙法而彼所得戒定三昧无有增益大王声闻如琉璃菩萨如宝器大王譬如瓶满天降雨时而不受一滴如是大王诸声闻等假使百千诸佛如来为说妙法而无受润不能增益戒定慧等亦不能令众生發心至一切智大王譬如大海能受诸河及云雨等何以故以大海是无量器故大王诸大菩萨摩诃萨等演说法时随所闻者得大福利增长一切诸善根本何以故以诸菩萨皆是无边言说器故

尔时阿阇世王闻女语已默然而住尔时尊者舍利弗作如是念「此无畏德女得大辩才而能如是无尽言说我于今者前至其所少少问之我且问之汝得忍不』」作是念已前问女言汝今为住声闻乘耶

答言「不也

「汝今为住缘觉乘耶

答言「不也

「汝今为住大乘心

答言「不也

舍利弗言「若如是者为住何乘而能如是师子吼耶

女答尊者舍利弗言「若使我今有所住者则不能作师子吼也我无所住是故我能作师子吼而舍利弗作如是言『为住何乘』如舍利弗所证得法彼法岂有乘分別耶此是声闻缘觉之乘至大乘耶

舍利弗言「汝听我说我所证法无乘非乘差別之相以一相故所谓无相

无畏女言「尊者舍利弗若法无相云何可求

舍利弗言「无畏德女诸佛之法与凡夫法有何胜负差別之相

女语尊者舍利弗言「空与寂静有何差別

舍利弗言「无差別也

无畏德言「舍利弗如空寂静无有差別胜负之相诸佛之法与凡夫法无有胜负差別之相又舍利弗亦如虚空能受诸色而无差別诸佛之法与凡夫法无有差別亦无异相

尔时尊者大目犍连语无畏德女言「汝见佛法与声闻法有何差別而见如是诸大声闻不起奉迎不与詶对不让床坐

无畏德女答目连言「假使星宿遍满三千不能照了声闻亦尔以入定智而能照知若不入定则不觉知

大目连言「若不入定则不能知众生之心

女言目连「佛不入定而于恒河沙等世界如应说法度诸众生善知心故何况微少星宿光明诸声闻耶此是诸佛如来胜事又大目连一切声闻颇有能知几世界成几世界坏

大目连言「不能知也

女言目连「声闻颇知几数诸佛已入涅槃几数诸佛未来当入几数诸佛现在今入

目连答言「不能知也

女言目连「声闻颇知几数众生多贪欲者几数众生多嗔恚者几数众生多愚痴者几数众生等分行者

目连答言「不能知也

女言目连「声闻颇知几数众生受声闻乘几数众生受缘觉乘几数众生受于佛乘

目连答言「不能知也

女言目连「声闻颇知几数众生声闻度之几数众生缘觉度之几数众生佛能度之

目连答言「不能知也

女言目连「声闻颇知几数众生在于定聚是正见者几数众生住邪定聚

目连答言「不能知也

女言目连「唯有如来正真正觉如实善知诸众生界而为说法如是之事非诸声闻缘觉境界况余众生目连当知此是如来殊胜之事如来具得一切智故一切声闻缘觉所无

时无畏女复语尊者大目连言「世尊常记大目犍连于神通中最为第一目连神通能知能至香象世界知彼世界一切诸树皆出上妙栴檀香不

目连答言「今始得闻彼世界名云何能往至彼世界

目连问女「彼佛何名而在彼处世界说法

女即答言「彼佛号曰放香光明如来正遍知在彼说法

目连语女「今者云何得见彼佛

时无畏女不起于座不动威仪而作誓愿「若使菩萨初發心时能过一切声闻缘觉以此誓愿愿彼放香光明如来现身于此令诸声闻缘觉见彼香象世界及嗅上妙栴檀香树」时无畏女發此誓已于是放香光明如来从身放光以放光故时诸声闻皆得见彼香象世界及佛菩萨诸众围绕罗网隐身为众说法彼所说法此处悉闻佛神力故复得嗅彼诸树微妙栴檀之香彼世界佛作如是言「如是如是如无畏女之所说也菩萨如是初發心时已过声闻缘觉境界

说此法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彼妙树香何因缘来

佛言「弥勒是无畏女共诸声闻如法论议及發誓愿彼佛知已故以神力现如是香及彼世界而彼上妙栴檀之香遍此三千大千世界

时无畏女语目连「若见如是不可思议诸胜功德而能發起狭劣小乘声闻之心唯自度者当知善根甚为微少谁见成就无量功德菩萨之事而不發于菩提之心目连颇知彼佛世界去此几何

答言「不知

女言「目连乘诸神通经百千劫能知能见彼佛世界无有是处譬如一切竹苇丛林不可算数过如是等诸佛世界方乃有彼香象世界

尔时彼佛卷摄光明既摄光已香象世界及彼如来忽然不现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谓无畏言「汝曾见彼香象世界及彼如来正遍知耶

女即答言「大迦叶如来可见不如佛所说若以色见我及以声求我彼尽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以诸如来体即是法身佛法非可见闻云何可知见随何方便众生乐者佛则示现无障碍身住方便故然大迦叶谓我言曰『见彼世界及见彼佛等正觉不』我见彼佛非肉眼见以非肉眼所睹色故非天眼见以无受故非慧眼见以离想故非法眼见离诸行故非佛眼见离识睹故大迦叶我见如来亦如尊者迦叶所见以灭无明爱见心故大迦叶我见彼佛亦如尊者迦叶所见又复亦见我我所等

迦叶言女「若法永无云何而起无明及爱及我我相所有众生不可见故

女言「大迦叶如是一切诸法永无彼云何见

大迦叶言「若一切佛法毕竟是无云何可见

女言「大迦叶见诸佛法增长义不

大迦叶言「我尚不知诸凡夫法何况佛法

无畏女言「是故尊者大迦叶彼法不成就云何有断续而不证者见大迦叶诸法永无不可示现是故大迦叶一切法皆无若法本无云何可见彼清净法界大迦叶若欲见净如来彼善男子善女人应净自心

时大迦叶语无畏言「云何善净自心

女言「大迦叶如自身真如及一切法真如若信彼者不作不失如是见自心清净故

迦叶问言「自心以何为体

女言「空为体若证彼空信自身故即信真如空以一切法性寂静故

尔时尊者大迦叶语无畏女言汝从何佛闻如是法而得正见如佛所说發正见者有二因缘从他闻法及内思惟

女言「大迦叶借彼外声闻外声故后内思惟大迦叶菩萨大士不假他说不假音声云何而言住于寂灭

迦叶言「随所闻法而观察故名为观行」时大迦叶复问女言「菩萨云何内自思惟

女言「大迦叶若共诸菩萨说法同事而不起众生相菩萨如是内观是故名为成就内观大迦叶一切诸法具足本际及中后际以一切法真如体故一切法现在真如体故若是观者是菩萨名为成就内观应知

迦叶言女「云何安此诸法

女言「大迦叶如是应作如彼真如见无缚无解

大迦叶言「云何而见名曰正见

女言「大迦叶若离二边见故不作非不作如是见而不见是名正见大迦叶法者唯有名字而离名字故以永不证故

时大迦叶复问女言「云何得自见

无畏女言「如尊者大迦叶所见

大迦叶言「我不见自身及见我所

女语尊者大迦叶言「应当如是见一切法以无我我所故

说此法时尊者须菩提心大欢喜语无畏女言「善得大利而能成就如是辩才

时无畏女即语尊者须菩提言「须菩提法有可得有不可得而可求耶而语我言善得辩才我有此辩若我说无有所觉知若内若外则有辩才

时须菩提即语女言汝何所证何所得法而有如是快妙辩才

女即答言「不自知故不从他知所得善法及不善法差別之相如是知法不见染净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世间出世间及凡夫法以不见故以彼法体是佛佛法而得佛法而不见佛须菩提若如是者无所觉见有此辩才

须菩提言「云何辩才

女言「须菩提如仁所得如是除灭」女语尊者舍利弗言「如彼法体无闻无得而有所说」女语尊者须菩提言「法体可住不复可增减不而能有此辩才

时须菩提即语女言「若证无漏及法无有差別及无辩说以彼法体不可说故

女语尊者须菩提言「于一切法云何而生如是念言善得其利得如是辩

须菩提言女「以得辩故说为不得故说

女语尊者须菩提言「信如佛说一切诸法如响不耶

须菩提言「我信此事

女言「影响为有辩才无辩才耶

须菩提言「以内声故而有外响

女言须菩提「以缘有声而有彼响彼响为有何性相耶然彼响声无有性相何以故若以缘生彼无生义

须菩提言「一切法缘生

无畏女言「一切诸法体性不生

须菩提言「若一切法体性如是毕竟无者云何如来作如是说恒河沙等诸佛当成正觉

女言「法界为可生不

须菩提言「不可生也

无畏女言「诸佛如来一切皆是法界性相

须菩提言「不见一切诸法界也

无畏女言「诸有所说言语无漏而说恒河沙等诸佛当得正觉此言何趣何以故法界不生不灭故一切说非说以毕竟净故以彼非事不可言说离于实际

须菩提言汝甚奇哉既是在家而能如是善巧说法复有如是无尽辩才

无畏女言「须菩提菩萨无有取以不取闻以不闻若在家若出家而有辩才何以故以心净故而令智显以智显故而显辩才」女语尊者须菩提言「今可善说菩萨之行

须菩提言汝说我听」

无畏女言「须菩提菩萨成就八种法行故不得言在家出家何等八法须菩提一者菩萨得身清净定信菩提二者成就大慈大悲而不舍众生三者成就大慈悲故善巧世间一切诸事四者能舍身命分及成就方便善巧五者善巧无量發愿六者成就般若波罗蜜行离一切见故七者大勇猛精进以修诸善业而无厌足故八者得无障智以得无生法忍故须菩提菩萨成就如是八法故不得言在家出家随何威仪住菩提中无有障碍

尔时尊者罗睺罗语无畏女言「此言乃是不净言说汝蹈宝屐复坐高床而能如是共诸声闻往复论义汝岂不闻为不病者不得说法及不得为高床座人而说法耶

时无畏女即语尊者罗睺罗言「颇如实知净不净耶尊者罗睺罗是世间净不

罗睺罗言「无净不净

无畏女言「如来制戒随而受行而犯彼戒为净不净若复有人不犯彼戒非净不净」无畏女言「且止且止勿作是说若如说法若如制戒而修行者彼说不净罗睺罗以彼证得无漏法故彼则无有犯以不犯彼亦无有净与不净何以故以诸声闻过诸说法过诸制戒如来为诸声闻学者来于三界为彼故说而彼声闻已过三界以是义故说过不过诸界如是以彼不能觉知戒故说净不净而虚空者唯有言说唯智力见是故得说净不净也

罗睺罗言「净与不净有何差別

无畏女言「譬如真金远离诸垢作庄严具及不作者色何差別

罗睺罗言「无有差別

无畏女言「净与不净唯有名字以为差別无余差別何以故一切法性离一切垢无染无著」女语尊者罗睺罗言「坐高广床不应说法一切菩萨坐于草敷胜坐高床胜于声闻在于梵天

罗睺罗言「以何义故」女言「罗云颇见菩萨坐于何座而得菩提

罗睺罗言「坐于草座

女言「菩萨坐于草座所有三千大千世界释梵护世四天王等及余天子乃至阿迦尼咤天等悉来礼拜合十指爪掌至菩萨所礼菩萨足

罗睺罗言「如是如是

时无畏女问罗云言「成就如是法菩萨而坐草座胜于坐彼高广大床及胜声闻在于梵天

尔时阿阇世王语无畏女言「汝可不知此是释迦如来之子于学戒中最为第一耶

时无畏女语父王言「且止大王勿作是说言罗睺罗是如来子大王颇见颇闻以不师子之王生野干不

王言「不见

女言「大王颇见颇闻转轮圣王礼敬诸余小王以不

答言「不见

女言「大王如是如来师子之王转大法轮声闻围绕大王若依王法而说何者是为如来真子则应答言诸菩萨是是故大王不得说言如来有子如来无子若说如来有真子者应言若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是如来子」说此法门时阿阇世王宫内二万诸女發菩提心二万天子满足彼法闻此女师子吼已發菩提心

王复语言「此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之子离诸烦恼学声闻戒云何真子」尔时彼诸天子以花散佛遍王舍城以为供养无畏女故

时无畏女下彼床已然后礼敬诸大声闻而施种种微妙饮食若舐若嗅若唼如法供养彼诸声闻供养已讫作如是言「不审尊者诸大声闻何故晨朝离如来所而来至此应听法已然后乞食尊者且去我正尔间须臾到彼」无畏德女于晨朝时共阿阇世王并女之母及王舍城无量人众导从围绕至如来所礼如来足却坐一面彼诸声闻亦至佛所礼佛足已却坐一面

尔时尊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此无畏德女如是奇哉得大福利

佛语尊者舍利弗言「此无畏女已于过去九十亿佛發菩提心于彼佛所种诸善根为求无上佛菩提故

舍利弗言「世尊此女能转女身不耶

佛言「舍利弗汝见彼女岂是女耶汝今不应作如是见何以故以是菩萨發愿力故示现女身为度众生

于是无畏德女作是誓言「若一切法非男非女令我今者现丈夫身令一切大众皆悉睹见」说此语已即灭女身现丈夫身升于虚空高七多罗树住而不下

尔时世尊即语尊者舍利弗言「汝舍利弗见彼无畏德菩萨不在于虚空住而不下

舍利弗言「已见世尊

佛言「舍利弗此无畏德菩萨复过七千阿僧祇劫得成正觉号曰离垢如来正遍知彼佛世界名曰光明佛寿百劫正法十劫纯菩萨僧三万不退转菩萨彼佛世界净琉璃地八道庄严莲花所覆无有一切诸恶道名天人充满舍利弗如兜率天受微妙乐及胜法味彼诸天子受如是乐

尔时无畏德菩萨母号日月光与阿阇世王俱合十指爪掌往至佛所白言「世尊我得大利我于九月怀娠此子然此善男子今作如是大师子吼我今回此善根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此已后于彼离垢光世界而成无上正真正觉

于是佛告尊者舍利弗言「舍利弗汝今见不

答言「已见

佛言「舍利弗此月光女舍是身已生忉利天号曰光明增上天子若弥勒菩萨得菩提时是彼见王上足之子于彼供养弥勒佛已便即出家彼见王子于弥勒佛所说之法初中后说尽能忆持次第皆见贤劫诸佛悉得供养如是渐次供养佛已然后于彼离垢如来得菩提时得作大王具足七宝号曰持地彼见王子供养如是诸如来已亦乃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遍光如来正遍知具足成就佛之世界如上所说

尔时月光夫人欢喜踊跃即脱价直百千两金妙宝璎珞而供养佛语大王已受五百正戒具修梵行

尔时无畏德菩萨在如来前作如是言「以此誓愿因缘力故令我未来得菩提时诸菩萨亦皆被法服一切化生以此誓愿因缘故愿令如来犹如年少八腊比丘」无畏德菩萨如是现身说此语已被正法服即成比丘具足威仪

尔时无畏德菩萨语自父王阿阇世言「大王一切诸法皆如是」即时忽化生相离诸分別所起之相无诸颠倒「大王还即此时复现女身王见不也

王言「已见而我非以色身相见我今现见比丘身已复见女身

佛问王言「何者是实大王应当作如是学住一切法中正见一切亦生烦恼所烧故以不达法力故以不达故于非疑处而生疑悔当应数数亲近如来及文殊师利童子菩萨以彼菩萨威德力故而令大王得受悔过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受持此无畏德菩萨受记法门读诵勿忘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具足七宝施满三千大千世界诸佛如来若复有人能受持此无畏德菩萨受记法门一句一偈闻已受持得福过彼何况具足若读若诵广为人说如法修行

如来说此无畏德菩萨受记法门时月光夫人无畏德母并诸天阿修罗等闻佛说已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九


校注

魏【大】魏北天竺【元】【明】 法师【大】〔-〕【元】【明】 译【大】第五译【元】 而【大】如【宫】 犍【大】揵【宫】 让【大】请【宫】 德【大】〔-〕【宫】 兽【大】狩【宋】【宫】 见【大】有【宋】【元】【明】【宫】 而【大】如【宫】 尚【大】〔-〕【宫】 而【大】如【宋】【宫】 彼【大】比【元】【明】 香【大】音【宫】 舶【大】船【宫】 渡【大】度【宋】【元】【明】【宫】 汝【大】女【元】【明】 语【大】说【元】【明】 而【大】如【宫】 汝【大】*女【宋】【元】【明】【宫】* 汝【大】*女【宫】* 耶【大】也【宋】【元】【明】【宫】 犍【大】揵【宫】 詶【大】酬【宋】【元】【明】 曰【大】言【宋】【元】【明】【宫】 想【大】相【宋】【元】【明】【宫】 汝【大】女【宫】 女【大】*汝【元】【明】* 语【大】证【宫】 汝【大】女【元】【明】【宫】 汝【大】*女【宫】* 障【大】碍【明】 在【大】拄【明】 病【大】净【明】 学【大】觉【明】 王【大】正【宋】【元】【明】【宫】 来【大】来真【明】 门【大】〔-〕【宫】 已【大】言【宫】 间【大】闻【宫】 日【大】曰【明】 王【大】王妇【宫】 往【CB】【丽-CB】【宫】住【大】 世【大】世王【宫】 化【大】现【宋】 还【大】以【宋】 亦【大】众【元】【明】 受【大】*授【宋】【元】【明】【宫】* 人【大】人及【宋】【元】【宫】
[A1] 复【CB】【丽-CB】彼【大】(cf. K06n0022_p0763b18)
[A2] 薝【CB】【丽-CB】檐【大】(cf. K06n0022_p0764b13)
[A3] 师【CB】【丽-CB】狮【大】(cf. K06n0022_p0764c08)
[A4] 汝【CB】【碛-CB】女【大】(cf. QC017n0023_p0268a16)
[A5] 愿【CB】【丽-CB】顾【大】(cf. K06n0022_p0769b13)
[A6] 皆悉【CB】【丽-CB】【碛-CB】悉皆【大】(cf. K06n0022_p0769b17; Q06_p0084)
[A7] 忆【CB】亿【大】

内容源自:漢文大藏經,繁转简后提供

大宝积经(卷99)
关闭
大宝积经(卷99)
关闭
返回首页
章节列表
分卷列表
更多